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聚焦本港青少年發展

更新時間:2017-03-04 17:58來源:網絡作者:@tubie777人氣:564353

聚焦本港青少年發展

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林鄭月娥昨日出席社會服務聯會的選舉論壇活動,回應社福界人士對她提出的訴求及關注。林太表明,希望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日後並會檢視讓非政府機構申請的「整筆撥款」制度。她重申,自己並非功用主義者,就算她在提名時沒有獲得社福界選委的支持,如果當選特首,仍會照顧社福界的訴求。\大公報記者 周禮希

林鄭月娥在論壇開場致辭時表示,擔任公職36年中,擔任社署署長的三年多,影響了她的人生觀。她補充,其政綱內有關社會福利的篇幅看似不多,是因為特首政綱需照顧各施政範疇,而且她認為現屆政府的社福工作較多,四年間社福經常性開支也增加55%。林太認為目前好的政策要繼續推行,亦要不斷檢視部分政策,例如去年推出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她又稱,她是唯一倡議研究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的候選人,期望一直關注兒童權益的社會機構參與,共同維護兒童權益。

法治人權自由不可撼動

林太2000年出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期間,推行讓非政府機構申請「整筆撥款」的制度,現在被質疑影響社福機構發展,她回應當年推出「整筆撥款」有其好處,落實制度並非為了節省開支,早於政府出現財赤前已討論多年。不過她補充,「整筆撥款」制度已經推行十多年,失去原來設立時為申請機構提供彈性的目標,她認同政府可以大幅改善整筆撥款制度,並應該馬上啟動,希望社福界和政府商討。

林鄭月娥雖然沒有獲得社福界選委提名,但她明確回應,尊重屬於「泛民」的選委如何利用他們手中的提名票:「這完全是他們的自主權,我完全尊重。」林太又稱,姑勿論是否得到社福界的提名,她都會做好社福工作:「我不是一個功用主義者,各位支持我或不支持我也好,我寫在政綱的內容,如果我當選,我都會全面落實,不會因為我得不到社工的票,就把社福界的訴求擱置一旁。」

多名與會者問及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問題,有人希望林鄭月娥能修訂教育局「資助則例」。

林太表示,檢討「資助則例」必須做,她在政綱的教育章節亦提過要全面檢視香港的教育制度,包括大家認為過時的措施。「沒有事情是不可撼動的,不可撼動的是法治、人權和自由。」她又說,類似的資助模式應與時並進,滿足服務提供者和服務使用者的要求。

聚焦本港青少年發展

不會研設宗教事務小組

此外,對於林鄭月娥政綱提出會研究成立「宗教事務小組」,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致函要求刪除有關政綱,林太昨日回信稱,十分認同和尊重宗教在社會上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當日提出有關建議是純粹為了幫助和促進香港的宗教活動。為免宗教團體產生不必要誤會,她稱:「我現表明若我當選下任行政長官,我不會跟進在政府內研究這個想法。」她又為引起誤會表示歉意。

前警務處處長鄧竟成2011年退休後,視幫助年輕人發展為生活目標,去年成為航空公司高層後,亦期望透過行業人才的擴充和培訓,令本港年輕人有更多的就業機會。談及香港回歸二十年來的青少年工作,鄧竟成覺得有點失望,指本港的青少年活動一旦與內地有關,難免被捲入政治漩渦,希望社會放下成見,勿讓政治角力影響青少年的成長。

鄧竟成說,自己為退休生活定下了目標,希望可以從事幫助青少年發展、自己有興趣亦有意義的工作,因此他做過電台校園節目主持,擔任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主席、地質公園導賞員,推動本地足球發展等。2015年他亦成為香港青少年軍總會諮議會成員,推動青少年活動。

「青少年工作在任何社會,都應該好似巨輪咁不斷前進」,鄧指,青少年是香港未來的支柱,希望他們健康發展,有歸屬感,可以利用到本地的優勢發揮所長,不過香港回歸二十年來,政治角力有增無減,這對年輕人來說不是好事,一些往內地舉行的青少年活動,就被外界標籤為所謂「染紅」、「建制」等,他反問「是否去到外國就不是呢?」他強調,做青少年工作,其實都是為了下一代的成長,如果政治角力影響到他們,對香港來說不是一種福氣。

鄧竟成去年投身商界,擔任香港航空副董事長及執行董事,位置雖然變了,但幫助青少年發展的心仍然不變。他說,第三條跑道完成後,香港參加與航空業有關的人員,將會增加一倍以上,由現時的六至七萬人,增加到十四萬人,屆時將增加很多就業機會。

根據中新網、大公網等綜合采編

【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