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加強國民教育,讓學生了解國家與香港真實關系

更新時間:2017-04-28 17:48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512137

加強國民教育,讓學生了解國家與香港真實關系

國民教育在香港掀起的爭議熱潮給何晉煒帶來了很大的沖擊,那時正在高中讀書的他也在思考,政府為什么要施行國民教育?民眾又為什么反對呢?“歸根結底這些都跟教育有關。”

何晉煒說,香港回歸後在“一國兩制”下並非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一國兩制’是一個五十年的政策,讓香港慢慢去跟內地去接軌。”反對聲音卻認為之前英國沒有做(80年代後期),那么在“一國兩制”下也不能做。

“但是他們沒有反觀80年代之前英國統治下的香港也有同樣情況,當時中文被抹殺,政府人員包括警察局也是外國人為主,去華人化的現象在當時普遍存在。”何晉煒說道。

他覺得香港回歸後需要“國民教育”這樣的政策來與國家逐步接軌,然而培養一個人對國家的感情,應該先是去了解和理解國家,“人們去愛國是覺得國家有一定的力量,很樂意去當這個國家的人。但如果強加愛國的觀念,效果可能就會完全不一樣。”而如何以良好的教育形式和內容提升港人對國家的認同感,正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教育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在何晉煒看來,兩地之間關系的融合更需要良好教育,這樣下一代才能更好維護這種關系。而要理解香港與內地的融合,他覺得不僅僅要靠隔岸觀察,更需要深入內地去了解才能真正理解。來到北京師范大學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既能學習喜歡和思考教育學,又能親身感受內地的政策。

來到內地後,何晉煒發現了一個他覺得很奇怪的情況。在這裏,香港往往被冠以“中國香港”之名,“香港不是獨立的而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觀念似乎總是被過分強調。“為什么他們就一定要定義香港是中國香港,而其他同學的故鄉卻不用強加,為什么不叫中國湖北呢?”

帶著種種不解,他翻閱內地學生的政治課本,發現書本上對港澳台的用語很有特點,港澳台地區的字眼總是被另外區分開來。“這恰好印證了我的想法。”他說,“教育對社會的觀念產生影響。所以國民教育是需要做的,因為你不能否認你是一個中國人,你也不能說你不是香港人。”

大學對何晉煒來說不僅是學習知識的階段,更是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平台,包容開放的北師大給了他施展的空間。何晉煒了解自己的短處,“我知道我的成績不可能跟內地同學比得上,因為他們的這種學習模式是以前就培養出來的。”學習上拼不過,他就盡力發揮自己的長處,樂於接手這些社團活動。

大一時何晉煒加入多個社團協會,承擔起港澳台文化交流的工作。運用之前在中學時的學生會工作經曆和香港學生活動的創意形式,他策劃了萬聖節夜行、複活節畫彩蛋、美食文化節、兩岸四地沙龍交流等各類活動,還承接北京市團委的港澳台學生交流活動,讓學生們在輕松有趣的活動中了解各地文化特色。

“北師大對我們港澳台學生很信任,把一些舉辦活動的機會交給我們去做。”這些來之不易的機會讓何晉煒倍加珍惜,“我會盡力把活動做好,很多事情要自己盡力一點一點好的(信譽)建立起來。一旦有什么問題,所有人都會記得這個不完美。”

在舉辦各種交流活動中,何晉煒也在思考如何做一個長期、有效的交流活動。“現在很多交流活動,除了學術性的交流生計劃之外,都只能限制幾周或者一個月的時間。”何晉煒希望能有機會去舉辦這種青年計劃,面向某個年齡階段的青年,通過長期的活動增加成員收獲、提高活動的有效價值。

未來,何晉煒表示自己還想繼續讀書,而且還會繼續參加這些活動來開拓眼界。他覺得可能會繼續留在北京,他喜歡北京這種高效率的節奏,讓自己成長得更快,而內地社會對青年的支持更是讓他看到這裏的無限機會。

回歸後香港經濟發展的緩慢減弱讓香港整個社會氛圍多了一絲戾氣和暴躁。“為什么以前一直存在的東西到了回歸之後就沒有了?抱著這樣的想法很多人對特區政府產生不信任,對各種事件、政策的不滿逐漸累積,到最近越來越嚴重。”不同於香港資源的有限和社會上對青年大學生的種種負面評價,這裏有對青年人創新創業的充分政策支持。

文化當中,曆史是重中之重。清代學者龔自珍曾言:“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龔氏之言之所以讓人頜首稱是,正因為此言切中要害。知史鑒今,引證認識,曆史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否則,為何世界大國、強國都重視修建曆史博物館,重視國史呢?國民教育問題一直是香港“建制派”與“反對派”激烈交鋒的戰場,曆史課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胡少偉指出,學界組織和教育局,如只針對“港獨”研究對策,只能“治標”。中英雙方早在“中英聯合聲明”落實中國以“一國兩制”方式收回香港,基本法賦予香港實行高度自治,擁有獨立貨幣、稅務政策等,如“港獨”分子不承認基本法,如何就香港前途討論下去?他認為,要“治本”,必須加強國民教育,讓學生了解國家與香港真實關系。

何漢權亦稱,從歷史角度而言,如李鄭屋漢墓、唐朝設立的屯門軍港及宋皇臺等,證明國家和香港關系密不可分,“港獨”違法顯而易見。他說,須加強歷史教育,讓全港師生從史實了解“港獨”有害無益,輔以事實才再作出討論。他建議在通識科、歷史科及公民教育科進行,既提供空間予學生討論,老師亦可斬釘截鐵向學生陳述“港獨”禍害。

面對校外人士“播獨”,蔡若蓮認為,老師既有責任為學生解惑,就如性教育、自殺議題一樣,但面對“港獨”勢力明言煽動學生參與政治活動,身為教育工作者,為守護下一代,必須有勇氣站出來保護學生,絕不能含糊其詞。她重申,社會遍布大量似是而非“道理”,學生在中學期間思想仍未非常成熟,應該專注學習,避免受影響而投身任何政治活動。她語重心長表示,如果大好青年因為“港獨”問題而背上法律責任,有誰可以負責?

根據等大公網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