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大時代下的港青更願意回港發展

更新時間:2017-07-01 11:02來源:網絡作者:@tubie777人氣:1771101

大時代下的港青更願意回港發展

香港回歸之前,李嘉誠曾擔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和香港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見證了香港結束150多年殖民統治、開創「一國兩制」新時代的歷史進程。

李嘉誠說,香港回歸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一件大事,國家平穩地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釋除了很多人對「一國兩制」的疑慮。「一國兩制」顯示了中國領導人具有制度上的創意,也凸顯了領導人的包容。

1997年以前,一些外國企業對香港回歸後的經濟發展宣揚悲觀情緒,而李嘉誠領導的企業卻更加看好中國、看好香港,加大對香港和內地的投資力度。

李嘉誠對記者說,「一國兩制」締造空間,讓香港市民和企業在經濟、社會、高科技急速發展的全方位競爭時代中,具有穩定的基石和架構,得以尋求自身的發展。

「一國兩制」本質很重要

他形容「一國兩制」讓香港享有「大堂前座」的優勢,使得香港能夠更加了解祖國,參與各種發展大計。「香港的企業兼容『利』與『變』(便利與應變),在這個機遇高增長的年代優化架構,構建(『利』與『變』)『雙元策略』,其競爭力則可有倍數發展的可能。」在評價回歸20年來香港經濟發展狀況時,李嘉誠說,香港市民明白,香港的經濟命運與國家一脈相承,衣食住行、發展空間以及香港的金融橋樑作用,在「一國兩制」下都一一體現。

「我要重申,『一國兩制』的本質很重要,習主席所言『不動搖、不走樣、不變形』,是對『一國兩制』有力的保證。確保制度『不動搖、不走樣、不變形』的承諾,讓我們可以克服任何挑戰。」他說。

李嘉誠強調,「一國兩制」之利,對香港適用,對內地也同樣適用,能夠促使兩地發展成為可競爭的經濟體。

「『一國兩制』是偉大構思,如果我們想享有多元自由和無窮的抉擇機會,就必須有效地掌握持續的動力和靈活彈性的精華。我認為,大家要有信心,共融投入,自然生機蓬勃,建立有責任及理想的文明制度。」李嘉誠說。

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的李嘉誠上世紀40年代來到香港,以生產塑膠產品起家,在香港、內地和全球穩紮穩打,最終發展到今天龐大的產業。根據彭博最近發布的富豪指數,李嘉誠目前依然是香港首富。

李嘉誠在採訪中表示,國家改革開放30多年來,很多政策都非常成功,大家有目共睹,商界也十分重視,並且積極參與。「現在加上『一帶一路』的新發展策略,個人認為,只要配合高新經濟的勢頭和港人過去多年於不同國家經營的設施,自然能事半功倍。」

須加強投資教育改革

回歸後香港的產業結構單一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擔憂香港的經濟單純依賴金融和地產,其他產業發展動力不足。李嘉誠認為,在全球經濟轉型的環境下,香港更加需要在投資、教育和改革上加大力度,才可真正「抓緊機遇」,獲得持久的發展動力。

李嘉誠相信新一屆特區政府會有效推動政策,務實地開拓社會資源,推動香港經濟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李嘉誠說,香港更要維持法治及廉潔,也要明白社會自律的必要性,責任與權利相輔相成,才能把「一國兩制」的精神發揮出來。

下個月將年滿89歲的李嘉誠始終保持着年輕的心態,緊追全球科技發展的最新趨勢,其個人投資也十分具有前瞻性。

橫掃人類頂尖棋手的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近兩年風靡全球科技界,鮮為人知的是,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是開發這一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深度思維(Deep Mind)」的早期投資者之一。

「香港其實有很多獨特的科技發展優勢,只是這幾年未有充分發揮。」李嘉誠對新華社記者說。他多次在訪問中強調科技進步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

機遇留給有抱負的人

面對高樓價等現實困難,香港青年一代的個人發展以及向上流動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和香港社會關心的事情。身為香港創業成功典範的李嘉誠對此有自己的見解。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曾經離港學習工作,如今學成歸來,帶着情感,帶着夢想,重新回到香港這個叫「家」的地方。

王俊文,97年赴美讀書。雖然經歷香港金融風暴,卻依舊放棄留美機會,回港發展。他說,香港是自己的根,他選擇回來。

佘雋知,以優異成績獲得獎學金入讀英國劍橋大學,並取得學士、碩士學位。現在他回港出任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總經理,他說,永遠都不會棄香港而去,因為這裏是他的家。

吳學明,2005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數學及經濟專業。畢業以後,他選擇回港。他說,香港是他的家,有些夢需要在家裏實現,才更有意義。

林中檸,1990年香港高考狀元,其後赴美讀書。在美國工作、生活多年後,他決定回港。他說,如今世界的機會在香港、在內地,他不想趨於平淡,要再努力一把。

他們曾經離開過,他們現在回來了。

「現在的香港,整體是較20年前進步很多。科技新世代,激發很多不同的觀念,所以年輕人必須運用創意、想像力,積極裝備自己,努力不懈,才可成為高增長機遇巨浪中的駕浪者,才可為香港和國家作貢獻。」他說。

香港青年一代應該對未來的發展抱有怎樣的人生態度?李嘉誠的回答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機會只會留給有抱負的人。

在訪問的最後,李嘉誠用一句愛因斯坦的名言來激勵香港青年:「永不要放棄想做的事,擁有大夢想的人,比知道所有事物的人更有力量。」

根據中新網、大公網等綜合采編

【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