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香港 >

香港應為共享經濟概念的平台「拆牆鬆綁」

更新時間:2017-11-30 11:54來源:網絡作者:@tubie777人氣:824916

香港應為共享經濟概念的平台「拆牆鬆綁」

創新引領中國經濟新發展,特別是共享經濟,規模和效益在內地正不斷上漲。面對共享熱潮的興起,香港近年亦出現各種共享經濟平台,但發展情況卻未如理想。有經濟學者指出,香港的共享經濟起步遲,錯失發展機遇,是因為缺乏相應的供求環境;有政界和創科界人士認為,政府應為共享經濟相關的新經濟模式「拆牆鬆綁」,同時業界應該從本港市場走出去,放眼內地市場帶來的龐大機遇,加強與內地的融合,才能夠真正發揮出香港的優勢和潛力。

對法律框架帶來衝擊

共享經濟的主要概念是閒置資源的再利用,透過分享以充分善用閒置資源,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顯示,內地的共享經濟基本上以連年翻倍的速度在增長,截至去年,內地共享經濟的交易額高達為3.4萬億元人民幣,比前年增長103%;從共享經濟佔比國內生產總值(GDP)情況來看,國家信息中心預測,到2020年共享經濟交易規模佔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2025年將攀升到20%左右。

近年「共享經濟」的理念亦在香港冒頭,不少人使用Uber手機程式租車服務,亦出現共享單車出租,但由於對傳統產業和法律框架帶來衝擊,爭議不斷(見另稿)。相比共享經濟在內地各大城市大行其道,香港的共享經濟發展步伐緩慢,甚至出現「水土不服」。

需求不足無空間發展

對於香港的共享經濟為何裹足不前,香港經濟學會顧問、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分析指,香港社會比較獨特,社會充分就業,缺乏悠閒的勞動力,因此相關服務供應不足;另一邊廂,香港的服務業非常成熟,很多舊的事物確實已經非常方便,例如市民乘搭港鐵已經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出行問題,很少人需要租車或踩單車,所以相關需求也不足,「香港是一個很小的地方,從供應和需求來看,都無空間讓共享經濟快速發展。」劉佩瓊指出,香港的創科及創新經濟一定要加強與內地的融合,才能夠真正發揮出香港的優勢和潛力。

可放眼內地龐大機遇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葛珮帆表示,希望政府與時並進,在法例上為共享經濟概念的平台「拆牆鬆綁」,適時更新一些不合時宜的法例,以及引入有利的創新政策和監管制度。她強調,政府在檢討法例、制定政策時,亦要顧及實際的社會環境、現有產業的經營狀況以及各持份者的利益。例如在共享民宿方面,多幢式住宅密集,公屋亦不容許再出租,因容易構成治安、消防及滋擾鄰居問題,但如果一些鄉村想發展特色民宿,利用網上平台做共享經濟,政府應鼓勵推動。

智慧城市聯盟召集人楊全盛指出,對於共享經濟的發展,檢討過時法例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市場規模,「香港的市場實在是太小了,共享經濟很難做得起。」他認為,本地的共享經濟企業不能只做香港市場,可以放眼內地,因為目標市場要夠廣,才能更容易吸引到融資,「少數比較成功的例子是『GoGoVan』,它們最後融到資,都是走出香港,才能發展起來。」

「城市大,樓距大,馬路寬,有着不同於香港的人文面貌,更有與香港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多年的發展規劃早已讓北京成為一座成熟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在中國傳媒大學就讀大二的港生朱藍靖告訴記者,到北京後才發現內地變化之大。「剛到北京我總習慣隨身帶着現金,後來發現根本不需要,一部手機已經足夠了。三年前我來北京旅行時共享單車還不是很多,現在各個街巷路口都是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共享單車更多地方便了我的生活,有早課快遲到時,在宿舍門口尋找一輛共享單車騎往教室就可以了。外出目的地不遠不近,坐車浪費,走路嫌累時,共享單車也是最好的出行方式。」

冀港共享單車規範管理

這位港生告訴記者,香港在不久前曾迎來首批共享單車,但也只是在局部地區,同時還存在着規劃管理問題。希望香港能有更多共享單車方便更多香港市民,並注重規範化管理。

「共享單車?當然用過了,我現在都經常使用『共享汽車』了。」已經在北京就讀多年的港生陳崇權已經成為共享經濟的「時尚派」用戶,用了很多內地人都還未曾用過的「共享汽車」。「第一次聽說共享汽車我才大一,當時我也很驚訝,感覺內地發展真的是愈來愈先進了。共享汽車真的很方便,滿足了我們自駕出行的需要,只要通過手機App就可以預約到附近的共享汽車,然後用手機藍牙打開車門就可以走了。我還記得第一次租的車是一輛電動車,小小的很可愛,當把車開上後感覺自己好有成就感。」

「共享經濟真是一個好東西。我要去租車點取車時,都會在宿舍樓下掃一輛共享單車,然後騎單車去租車點取共享汽車。一般在一兩公里距離內,我會選擇共享單車,遠的就會選擇共享汽車,真的很方便,管理也很人性化。」陳崇權表示,雖然現在香港也有共享單車,但使用率不高,而且要用信用卡才可以登記,並且只有新界才有共享單車。「『共享汽車』香港現在還沒有,所以香港在創新科技這方面還要加油才行。」

根據中新網、大公網等綜合采編

【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像的幕後黑手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