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一帶一路 > 引進來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

更新時間:2018-01-09 17:43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704723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

此前剛剛舉行的2017年浙江農業博覽會上,優秀“農創客”代表沈傑展示了“物聯網+生態漁業”創業項目。半個月前,該項目獲得了農業部舉辦的2017年全國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總決賽初創組銀獎。如今在浙江,和沈傑一樣的“農創客”超過1600名。他們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全心投入現代農業、農村生態、鄉風文明等建設,逐漸壯大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沈傑畢業於中國科學院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從事物聯網研究和實踐15年,是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的副院長。2016年,他回到家鄉——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菱湖鎮,創辦了慶漁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始以“農創客”的身份活躍在長三角漁業重鎮的池塘邊。

新一代植保無人機、農業農村智慧雲平台、智能交互雲種植系統、連鎖莊稼醫院、青創農場……這些現代農業項目,都是農創客的創業作品。

2017年浙江農業博覽會上,以一道茶席呈現的展品前人頭攢動:泡的是鐵皮石斛花茶或靈芝茶,擺的是鐵皮石斛餅幹、藥膳、靈芝盆景、鐵皮石斛花山泉皂、靈芝牙膏等中藥材精深加工產品。

從事這一創業項目的農創客金美豔,在英國留學歸國後選擇投身農業,專攻名貴中藥材品種選育、技術研究、現代化種植,並衍生至保健品精深加工與營銷、休閑農業等。

浙江省農業廳總農藝師蔡元傑說,專業知識紮實、市場意識強烈、有一定工作閱曆的農創客群體正在壯大,包括阿裏、華為出來的專家和高管,北京大學在讀博士等青年才俊,這些“新農民”善用技術改變農業,極大地推動了浙江現代農業發展。

“80後”陳小東法學科班出身,曾在上海一家金融機構就職8年、待遇豐厚,但2013年他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返鄉投農,一路艱辛創出“水稻+水產+瓜果”的稻田立體生態循環種養新模式,實現了“百斤魚、百斤瓜、百斤菱、千斤糧、萬元錢”。

不僅個人事業發展得好,陳小東還成了當地“三農”發展的“領頭羊”,他給老鄉講生態、支持農業轉型,農民複制的稻田立體生態循環種養面積超過2萬畝。

修剪、施肥,這幾日,邊月明真的有些忙,幾次預定的采訪“爽約”後,終於在一天午飯後的閑暇間,與記者說起了自己的“農創客”故事。

邊月明是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人,算得上名副其實的“新農人”,“85後”的他數控專業出身,2009年大學畢業後,義無反顧回到老家,從事八竿子打不著的農業,種起了葡萄,惹得父母連連反對。

盡管是山裏娃,此前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備,可沒想到,幹農業竟會這么苦。從流轉土地、籌措資金,再到搭棚、栽苗、施肥,大小事情都是邊月明與他父親兩人從早到晚幹。中間還天公不作美,又是台風,又是酷暑,一連串的打擊。

所幸,一個個關卡,父子倆總算都闖過來了。3年後,葡萄園初具規模,開始走上軌道,隨著產量慢慢提升,效益十分可觀。不過,才沒幾年,邊月明就感覺到,光靠增加產量、低價銷售,恐將難以為繼,他瞄到了消費市場的升級。

“怎么講?最明顯的兩大特征就是:首先,綠色安全的要求更高了,只要品質好、口感佳,消費者對價格就不敏感;其次,消費日趨個性化、多元化,休閑、體驗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邊月明解釋道。

創業初期,邊月明還愁銷路,在2014年之後,他對於農旅融合的信心,可謂與日倍增。農場所在的安吉縣,本身就是浙江鄉村旅遊的“開拓者”,幾年間,人氣陡增,一到周末,村裏村外全是小轎車。何不抓住這些遊客做文章?

看到機遇後,邊月明馬上做出相應調整:一方面,將原先的畝產砍掉一半,一畝葡萄就只產1500斤,再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罩上防蟲網,實現“減肥減藥”,目的就是提高品質;另一方面,則發力休閑農業,豐富水果品種,加入民宿元素,建起了全縣首個果園式民宿,吸引遊客進園采摘、吃飯、住下來。

由於早期農場的土地有限,邊月明又在臨近的銀坑村,流轉了150畝土地,重金投資建設一個50畝的四季水果采摘園,以及一個遊客接待中心和一個山體集裝箱特色酒店。今年,這個名為“葡萄緣”的項目也已投產。

邊月明告訴記者,盡管產量減半,但由於產業鏈拉長、附加值提升,葡萄園的畝均產值卻提升了5倍之多。如今,農場內所有農產品都是通過現場采摘得以消化,不僅省了人工采摘的成本,關鍵打通渠道後,產品效益翻了一番。

“利用水果采摘,為整個旅遊業態豐富了體驗內容,與此同時,民宿、餐飲則提供支撐服務,兩者出現了互促互進的良好循環。總之,農業與旅遊的界線越來越模糊。”邊月明說。

在邊月明看來,“新農人”幹農業,必須要有情懷,還得有另一個新思維,那就是必須變單打獨鬥為抱團競爭。因此,除了是兩個基地的老板,邊月明還是安吉縣美人指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

據了解,現在,合作社輻射帶動了周邊5個鄉鎮的老百姓,一起發展現代農業。去年,整個合作社的銷售額達到了2800萬元,並成功獲得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和國家綠色食品的雙認證。

邊月明告訴記者,接下來,在安吉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的大平台上,他准備進一步做大“共享文章”。“現在是資本時代、共享時代,講求‘狼群效應’,只有拋棄傳統思維,通過整合資源形成更大合力,才能一起把市場的蛋糕做大,實現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

在寧波的慈溪市,有個大學生農創園,主打現代農業培育。這些以“80後”為主力的年輕農創客,精心耕耘出了屬於自己的“聚寶盆”。

在農創園內的“慈壹佳”農場裏,農創客孫永濤種植的草莓已經可以采摘上市,這幾天,他一直都在大棚裏精心打理草莓,准備迎接前來采摘的遊客。

2003年孫永濤大學畢業,不是學習農業的他,卻非常看好現代農業。同年,他入駐了大學生農創園,在草莓種植上,他大膽創新,引入新技術新品種。此外,他還靈活運用互聯網打響“慈壹佳”草莓品牌,較早地推出草莓采摘體驗這個概念,受到不少市民的親睞。

孫永濤告訴記者,農場的草莓完全是靠口碑相傳,市民自己來體驗采摘過程。

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孫永濤最初只承包了20多畝土地,沒想到一年就有了50多萬元的收益。品牌打響了,他也成了小有名氣的“草莓達人”,“慈壹佳”品牌草莓還在省優質草莓評比中獲得金獎。

現在,孫永濤承包的土地已經達到80畝,他不僅要種草莓,還准備修建各種娛樂設施,未來打算打造農旅結合的新型農業。

就在孫永濤隔壁的“玫瑰半島”農場,陳速超夫婦正在耐心處理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2017年,他們的鮮花農場主打進口月季花銷售,因為他們的月季品類多,造型好,包裝細致,線上線下齊發力,全年銷售額超過160萬元,供不應求。

而像孫永濤、陳速超這樣的年輕身影在大學生農創園裏並不稀奇,首批入駐的8位年輕農創客,只有一人大學所學專業和農業有關。出於對現代農業的熱愛,憑借著對農業高科技、互聯網營銷思維的敏銳度,大家在園區內辛勤耕耘,一年就“掘金”近千萬。

浙江省農業廳廳長林建東表示,農創客給浙江“三農”發展帶來了新的能量和活力,他們注重以精細、生態、科學的生產過程來強化農產品的綠色安全,不僅影響和改變農村傳統的生產方式,帶動農民跟養跟種,也讓更多農民分享二、三產業的利潤,帶領農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在農創客帶動下,浙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返鄉下鄉創新創業,他們為鄉村注入新活力,並在鄉風文明、鄉村治理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浙江德清莫幹山腳下的仙潭村曾是貧困村,村裡1200多個勞動人口大都外出務工。在農創客示范帶領下,仙潭村青壯年返鄉創業近年形成趨勢,2016年村裏120個農家樂經營戶接待了12.4萬遊客,農民人均年收入達到32084元。

浙江通過政策引導、搭建平台、培育典型、加大宣傳等辦法,培育壯大農創客隊伍,成為驅動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目前,浙江全省農創客已經有1600餘人,其中80後、90後占88%,本科及以上學曆占56%,包括北大、清華、浙大等名校高材生65人,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等海歸18人。

浙江省農業廳組織農創客、農技專家、涉農高校、創投機構等主體,成立了浙江省農創客發展聯合會、打造統一資源平台,目前會員113名,與恒豐銀行杭州分行、浙江省農業區域合作促進會等金融、創投平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設農創客產業園,構建有場地、有資源、有平台、有導師、有夥伴的全要素服務能力的農業眾創空間。

據介紹,未來三年內,杭州富陽區“農創客小鎮”將打造成一個核心區1000畝、擴展區5000畝規模,集生態農業、智慧農業、創意農業於一體的農業科技創業孵化平台。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長江流域是我國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如何使橫跨東中西部、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40%的長江經濟帶,真正發揮綜合實力“領頭羊”、區域協調“支撐點”的重要戰略作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我們必須回答的時代命題。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全面深刻闡述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大戰略思想,提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兩年來,長江沿線各地各部門遵循這一重大戰略思想指引,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在生態環境的硬約束中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一大批新興產業集群崛起,現代產業走廊雛形初具,長江兩岸生態修複美景重現,黃金水道正在產生黃金效益……一系列實踐成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生動注解。

新時代、新特征,推動發展邁上新高度。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長江經濟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現實地看,長江流域仍是一條東中西發展不均衡的經濟帶,生態環境“欠賬”尚未根本性解決,資源要素流動仍面臨各種阻礙。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盡快解決,必然會使中央戰略部署的成效大打折扣。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一定要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順應自然、經濟和社會規律,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再上新台階。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再上新台階,前提是在思想認識上形成“一條心”。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刻理解新時代發展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把握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工作思路,在“長江生態環境只能優化、不能惡化”上求共識,堅持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道路。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再上新台階,關鍵是在實際行動中形成“一盤棋”。要進一步做好調查研究,分析長江經濟帶作為流域經濟的發展基礎、特點、痛點和難點,增強系統思維、加強制度建設,統籌謀劃水、路、港、岸、產、城和生物、濕地、環境,以行政互通、產業互聯、功能互補推動中下遊協同發展、東中西部互動合作。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再上新台階,重點是向市場要動力、以開放增活力。必須打破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破除行政壁壘、創新體制機制,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系,促進要素在區域之間流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同時,將上海自貿區的改革探索引向深入,持續推動形成以上海帶動長江全流域發展、以武漢帶動中遊、以重慶帶動上遊的雙向開放大格局,讓經濟更具活力和韌性。唯有共同努力,才能使長江經濟帶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創新驅動帶、協調發展帶。

黨的十九大首次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未來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總戰略,也是未來我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真正做到鄉村振興,必須以改革創新的思路,清除阻礙農業農村發展的各種障礙,激發農村各類要素的潛能和各類主體的活力,不斷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新動能。

進入新世紀以來,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大事。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均立足於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對“三農”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黨的十八大再次強調,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在過去十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城鄉二元結構明顯仍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結構性問題、農業農村發展滯後是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表現。從收入和消費看,盡管近年來農村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增長速度快於城鎮居民,但201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費支出仍分別高達農村居民的2.72倍和2.28倍,城鄉居民家庭家用汽車、空調、計算機等耐用消費品的普及率差距仍然很大。從全員勞動生產率看,2016年非農產業達到人均12.13萬元,而農業只有2.96萬元,前者是後者的4.09倍。從基礎設施看,2016年全國農村還有46.2%的家庭使用普通旱廁,甚至還有2%的家庭沒有廁所;26.1%的村生活垃圾、82.6%的村生活汙水未得到集中處理或部分集中處理;38.1%的村村內主要道路沒有路燈。從基本公共服務看,2016年67.7%的村沒有幼兒園、托兒所;18.1%的村沒有衛生室、45.1%的村沒有執業(助理)醫師。從社會保障看,目前農村低保、新農保、新農合保障標准也明顯低於城鎮居民和城鎮職工。這還僅僅是數量上的差距,如果看質量,城鄉差距就更大了。

根據黨的十九大的部署,2035年我國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比以前的部署提前了15年;2050年要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比以前描繪的目標更高。盡管在未來3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農業農村還會發生新的變化、取得新的進步,但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時,我國城鄉二元結構仍將相當突出。從這個起點出發,我國將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農業農村發展如何跟上整個國家現代化的步伐,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挑戰。如果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那么也可以說,現代化不現代化關鍵看農業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根本出發點就是要使農業農村現代化與整個國家現代化保持同步。

在城鄉二元結構明顯的背景下,要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與國家現代化同步,必須深化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這一重大論斷的認識,真正做到“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特別是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就是要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著力補國家現代化的短板。重點是兩個方面:一是推動公共資源向農業農村優先配置。這是消除城鄉之間基本公共服務存量差距的迫切需要,也是防止城鄉之間基本公共服務出現增量差距的必然要求。經過多年努力,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四梁八柱”已經搭建起來,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曆史性變革。目前主要問題在於公共服務領域的城鄉差距仍然太大,農村公共服務的保障水平太低。應把從“有”到“好”作為主攻方向,繼續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著力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和便利性,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著力增加農民基礎養老金,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著力提高農民報銷比例,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著力提高農村低保標准和覆蓋面。加大農村道路、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投入,加快農村生活垃圾、汙水處理能力建設。二是提高農業支持保護政策的效能。最近兩年,國家已開始著手調整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如實行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推行玉米“市場化收購+生產者補貼”、推進農業“三項補貼”制度改革。今後我國農業支持保護政策的力度還應繼續加大,關鍵是要調整政策的著力點。應突出競爭力指向,加大對農田水利、土地整治、農業科技、職業農民培訓等的投入,促進農業降成本、提效率。還應突出綠色生態指向,加大對退耕還林、退耕還濕和退養還灘、節水灌溉、耕地地力保護、化肥和農藥減量、農業廢棄物回收、地下水超采和重金屬汙染地區治理等的投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就是要發揮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著力推進農業農村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我國農業農村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求城鄉資源配置合理化、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今後,解決好“三農”問題要借助城鎮的力量,解決好城市的問題也要借助鄉村的力量,城市與鄉村應水乳交融、雙向互動、互為依存。一是農村要對城鎮的新需求做出靈敏反應。城鎮居民對農產品量的需求已得到較好滿足,但對農產品質的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滿足;不僅要求農村提供充足、安全的物質產品,而且要求農村提供清潔的空氣、潔淨的水源、恬靜的田園風光等生態產品,以及農耕文化、鄉愁寄托等精神產品。捕捉這些新需求,應加快推進農業發展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大力發展農村休閑旅遊養老等新產業新業態。二是城鎮要對農村的新需求作出靈敏反應。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迫切需要新型肥料和低毒高效農藥;促進農業領域的“機器換人”、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迫切需要性價比高的農業機械,特別是適合丘陵山區和經濟作物生產的小型農業機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品質,迫切需要新型建築裝飾材料、皮實耐用的垃圾和汙水處理設備、經濟適用的廚衛等家庭生活用品。捕捉這些新需求,應加快調整工業部門的技術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工業品下鄉”的針對性和效率。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科學制定規劃,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全面推進各項振興措施落地。核心是抓好“人、地、錢”三個關鍵:

(一)促進鄉村人口占比下降、結構優化。2016年我國鄉村人口占比仍高達42.65%、第一產業就業占比也高達27.7%,來自農村的城鎮常住人口中相當部分還未完全融入就業和居住的城鎮,總體而言我國仍處於“要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的發展階段,必須堅定不移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繼續促進鄉村人口進城和農業勞動力轉移。同時也要注意到,我國鄉村人口進城和農業勞動力轉移具有“精英移民”的特征,進城的人口和轉移的勞動力在年齡、受教育程度、性別比例等方面明顯優於留在農村的那部分人口和勞動力。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在促進鄉村人口占比下降的同時,注重優化鄉村人口結構,提高鄉村人力資本質量。要優化農業從業者結構,加快培養現代青年農場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農業職業經理人。既要重視從目前仍在農村的人中發現和培養新型職業農民,也要重視引導部分有意願的農民工返鄉、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回鄉、在城市中成長的各類人才下鄉,將現代科技、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引入農業農村。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全面提高農村地區國家公務員、科技人員、教師、醫生等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快建立鄉村振興的用地保障機制。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迫切需要。一要以農業現代化為目標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隨著承包戶就業結構、收入結構乃至居住地的變化,“農一代”逐步退出、“農二代”不願務農,以及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承包地的生計保障功能在下降、生產要素功能在彰顯,應據此調整完善對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的賦權,防止土地撂荒、地租過快上漲。二要完善農業設施用地管理政策。對農產品冷鏈、初加工、休閑采摘、倉儲等設施用地,停車場、廁所、餐飲等配套用地,應實行更靈活和寬松的管理政策。三要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布局。切實落實“將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確定一定比例用於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既有政策。審慎改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耕地占補平衡操作辦法,為鄉村振興留出用地空間,不要急於把農村建設用地騰挪到城市、把欠發達地區建設用地騰挪到發達地區。四要探索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的有效途徑。在不以買賣農村宅基地為出發點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有效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的具體辦法。例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將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以入股、聯營等方式,發展鄉村休閑旅遊養老等產業和農村三產融合項目。又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通過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閑農房及宅基地。

(三)建立健全有利於各類資金向農業農村流動的體制機制。無論是實現“產業興旺”還是“生態宜居”,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應從財政、金融、社會資本等多個渠道籌集鄉村振興所需資金。一要改革財政支農投入機制。一方面,要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領域,確保農業農村投入適度增加;另一方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創新使用方式、提高支農效能上。要做好“整合”和“撬動”兩篇文章。“整合”,就是要發揮規劃的統籌引領作用,把各類涉農資金盡可能打捆使用,形成合力。“撬動”,就是要通過以獎代補、貼息、擔保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杆作用,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地投向農業農村。二要加快農村金融創新。農村存款相當部分不能在農村轉化為投資,通過金融機構的虹吸效應流向城市,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要從“建機制”和“建機構”雙管齊下。“建機制”,就是要落實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對涉農業務達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機構實行差別化監管和考核辦法,適當下放縣域分支機構業務審批權限,解決投放“三農”貸款積極性不足的問題。“建機構”,就是要優化村鎮銀行設立模式、提高縣市覆蓋面,開展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支持現有大型金融機構增加縣域網點,解決投放“三農”貸款市場主體不足的問題。三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鼓勵社會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農業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業,以及休閑旅遊養老等產業。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帶動農民而不是替代農民。加強產權保護,穩定投資者預期。

根據新華社、人民網、山西農民報(太原)等採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台灣青年大陸尋找出路,已是一種大趨勢台灣青年大陸尋找出路,已是一種大趨勢

    一大早,台灣青年劉惠菁便趕到四川省德陽市一家商場,進行無線充電設備的選址考察,趁著“五一”小長假測試下產品的性能。進駐德陽“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不到一個月,劉惠菁的創業團隊便完成了公司人員組建、產品[詳細]

  • 2“孵化器+資本+產業”,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孵化器+資本+產業”,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做項目路演,找合作夥伴,尋天使投資。昨天,廈門創新創業園芝麻開門創客彙迎來一批從美國矽穀來的“海歸”。這是由中國首家到美國矽穀投資置業建立的高科技園區——瀚海矽穀科技園舉辦的“瀚海矽穀項目中國行”廈門[詳細]

  • 3無人便利店再次成為夏日的“熱風”無人便利店再次成為夏日的“熱風”

    作為零售行業最具朝氣的業態,便利店一直是這兩年低迷的傳統零售環境下熱議的話題和資本追逐的目標。而“無人便利店”概念不同於往常,阿裏巴巴、宗慶後、創新工場……傳統零售企業、電商巨頭、資本和創業者的介入讓[詳細]

  • 4自貿試驗區大膽嘗試,開放紅利越來越大自貿試驗區大膽嘗試,開放紅利越來越大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複制推廣工作的通知》,對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范圍內的複制推廣工作進行部署,更好地服務全國改革開放大局,持續釋放改革開放紅利。 [詳細]

  • 5只有順應趨勢的互聯網產品才能成長只有順應趨勢的互聯網產品才能成長

    曾有人認為,作為Twitter的模仿者,微博也會像Twitter一樣遭遇失敗。但事實證明,微博已經迎來“第二春”,也成為各大廣告主青睞的對象。相比之下,Twitter卻使勁渾身解數也依然無法討好廣告主,甚至淪落到“賣身”也[詳細]

  • 6強化行業信用體系,規范網約車行業健康發展強化行業信用體系,規范網約車行業健康發展

    近期,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再次成為熱門話題。一方面,美團、攜程、高德等各類市場主體紛紛進入,市場呈現蓬勃發展景象;另一方面,也出現了過度補貼競爭、非法營運等市場亂象,特別是乘客安全事件引發了關於網約車安全問題的廣泛討論。 [詳細]

  • 7未來三到五年皮革時尚產業的規模還會擴大,但結構會發生巨變未來三到五年皮革時尚產業的規模還會擴大,但結構會發生巨變

     海寧艾瑪皮革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傑從2012年開始創建自己的公司,幾年運作下來,他發現一個趨勢越來越明顯:款式越來越多、單款產量越來越低。 “去年公司開發了不下1000個款式,產量最多的一個款式也沒超過2000[詳細]

  • 8我國的高爾夫運動已經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的高爾夫運動已經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備受高爾夫愛好者和行業精英期待的中國高博會首次登陸上海,作為高博會唯一的金融服務機構,利得金融服務集團也隆重登場,為全國的高爾夫愛好者開啟一年一度高爾夫運動嘉年華。近些年,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帶動了一大[詳細]

  • 9“趕上了好時代,趕上了黨的好政策”“趕上了好時代,趕上了黨的好政策”

    5月11日上午,中國青年創客·融資機構交流會在成都市郫都區菁蓉鎮舉行。作為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重大活動之一,本次會議邀請了知名投融資機構、創業企業等相關負責人參會,並開展主題分享、項目路演等活動,搭[詳細]

  • 10共用單車格局形成倒閉潮和併購潮開始出現共用單車格局形成倒閉潮和併購潮開始出現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飛速進步,人們認知水平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與突破,智能終端(手機、平板電腦等)也不斷推陳出新,移動互聯網各類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各種創新理念、產品與服務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結合越[詳細]

  • 11科技源於夢想,孩子是科技發展的未來科技源於夢想,孩子是科技發展的未來

    由於近兩年國家對教育行業的高度重視、雲計算等相關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我國的創客教育市場正處於異常火熱的狀態,但實際操作中,相較於歐美的成熟,日韓的領先,國內創客教育在課程體系設置、教師能力、教學設備等方[詳細]

  • 12“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經營、納入監管、立足於服務實體經濟”“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經營、納入監管、立足於服務實體經濟”

    近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央行官網發文稱,要堅持金融是特許經營行業,不得無證經營或超范圍經營。這是數月之內,周小川再次公開談及金融機構的牌照問題。此外,他還在文章中直指有些互聯網企業“以普惠金融為名,行龐[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孵化器+資本+產業”,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孵化器+資本+產業”,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