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文化娛樂 > 人物訪談 >

蔣方舟:閱讀與寫作都是一個人的冒險

更新時間:2018-03-29 16:59來源:網絡作者:@nanncy人氣:3111125

蔣方舟說,只有看書的時候,生命的體驗才會變得逐漸豐盈。

“知識分子或藝術家,終其生所做的就是輸入和輸出,讀書對於我是輸入,寫作對於我是輸出,就是這麽簡單。”

在《新周刊》廣州總部工作時,蔣方舟的愛好之是看路邊民工。在清華大學讀書時,學校外面的黑車司機也是她的觀察對象,她特別喜歡聽這些人聊天,看他們的日常。

這種重復的呆滯與出神也出現在張愛玲的經歷,蔣方舟在些作家的描寫中讀到,張愛玲常杵在路邊看工人修高處的電線桿,看就是半個多小時,“我也有點這樣,不過不是看電線桿”。

蔣方舟7歲開始讀張愛玲,現在還在讀,“過段時間就會看看,她的每個字句、每個比喻都已經爛熟於心”。7歲寫作、9歲出書,從小被打上“神童”“天才少年”等標簽,她時常覺得自己像個馬戲團表演者般被圍觀,是個站在低處的被參觀者。

她對張愛玲作品或經歷中的“冷淡”與“拒絕”很有共鳴。“讀到她的些行為,我會覺得,噢,原來她也這樣,然後覺得我幹些事情也是合理的,不會責備自己。”

主張“出名要趁早”的張愛玲,是代代文學少女心中的偶像。

閱讀與寫作都是個人的冒險,這個過程中會發現許多自己內心不曾被發現的隱秘部分。

蔣方舟有記憶的閱讀啟蒙是在小學,當時蔣媽媽是中學老師。小學放學很早,大概4點蔣方舟就能回家,回家前她會跑到媽媽的學校,在圖書館找本書,邊看邊等媽媽。她那時看書很快,天能看完本,坐在回家的單車後座上也在看,媽媽擔心她弄壞眼睛,邊騎車邊問“是不是在看書”,她假裝答“沒有、沒有、沒有”。

七八歲時,蔣方舟已經在看三毛的作品,以及些日本輕小說。十歲出頭,她開始看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看米蘭·昆德拉以及尼等人的哲學著作。當時還是小學生的她並不能完整地理解《悲劇的誕生》和《偶像的黃昏》到底在講些什麽,但面的字句仍對她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如尼說的“稀有的東西留給稀有的人。

其實稀有的東西也包括消費不起的嚴肅文學、稀有的情感等”,又如米蘭·昆德拉講的媚俗與刻奇等大眾情感。

蔣方舟的高中歲月,是在江城武漢度過。

二十年後的現在,蔣方舟感嘆,潛移默化之中,早年讀過的只言片語塑造著她理解世界的方式。“確實,並不是能被大眾接受的才是好東西,很多非常珍貴的情感只有少部分人能體會。”她越來越認同尼的那句話。

大學期間,蔣方舟有過段輕度抑郁的時光。“整天待在宿舍,怕和人交談,厭世畏人,不敢去食堂,淩晨才去自動販賣機買油炸花生吃。覺得自己胖、醜,覺得他人都在笑我太‘盧瑟兒’,覺得生無可戀。後來強迫自己每天出門,寫東西也要去咖啡廳,每天聽點人聲,人笑時我也模仿著笑,慢慢地好轉了。”好幾年前,她在微博上自揭傷疤。

自救的重要方法是閱讀,她說只有看書的時候,生命體驗才變得逐漸豐盈起來。從小暴露在公眾視野,她並不是個外向的人,她害怕冷場,害怕失望,參加聚會或公開活動,如果在場的其他人不說話,她會通過“嘔吐式自曝情史”等方式來填充沈默。

蔣方舟:閱讀與寫作都是一個人的冒險  

蔣方舟在清華大學的畢業照。

她曾在電視訪談笑著自嘲為諂媚型人格,邊這麽說,邊內心感到無限的消耗與孤獨。她認為,真正外向的人與話多話少無關,個外向的人可以很沈默或者面無表情,卻發自內心享受與人相處交談的過程,而她完全相反,即使別人覺得她笑得很開心。

所以,她信賴閱讀。在她看來,讀書與看電影、電視不同,看影視劇時是種被動的接受,不管視覺技術多麽好,人們會很清楚地知道眼前的切是假的,知道幾個小時後故事就結束;而閱讀是很私人的體驗,閱讀者通常會隨著文字沈浸到情節中。

“福樓拜寫《包法利夫人》的時候,寫到結尾突然放聲大哭,朋友問他為什麽如此傷心,他說包法利夫人死了,朋友覺得奇怪,既然不願意女主角死去那就把她寫活過來唄,福樓拜無可奈何,說沒有辦法,他沒想把她寫死,但寫到結尾,生活的邏輯讓她非死不可。”蔣方舟說,這種體驗對於作家都是未知的,何況讀者。

“妳也不知道妳筆下的人會把妳帶到哪去。”在她眼中,閱讀以及寫作都是個人的冒險,冒險過程中會發現許多自己內心不曾被發現的隱秘部分。

讀托爾斯泰的短篇小說《伊萬·伊奇之死》時,蔣方舟感受到種不可逆轉的時間流逝,仿佛這生所有的悲傷、失落、無助、惶恐都凝聚在閱讀的短短時間,“妳的感情在小說面投射,隨之波動”。

蔣方舟觀察到,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直做著自己並不太認可的工作,他們順從並追趕著所謂時代的價值標準,相信只要每天往前走步,就是在進步。可能人到中年得到了世俗上的成功,但突然有種無以名狀的悲傷,再然後只能通過馬拉松、登山、攝影或者搞外遇來消解這種中年悲傷。

蔣方舟:閱讀與寫作都是一個人的冒險    

蔣方舟的書房。

在書獲得某種情感體驗與自我審視之後,對人性的理解會變強,對他人的苦難有更強的共情能力。

蔣方舟出生於1989年下半年,按照現代社會的劃分標準,中年離她還很遠,但讀到小說的伊萬,她提前感受到中年式恐懼與自省。她不停地思考,自己所在的火車到底是不是在往前開,是不是在盲目地跟著時代洪流往前走?

改最初以自我觀察發表公共意見的雜文風格,蔣方舟這幾年在嘗試小說創作,2014年,她出版小說集《故事的結局早已寫在開頭》,書中收錄了9個互有關聯的故事,涵蓋中年人、死人、靈魂等視角,不乏褒貶。她自己也有遺憾,說當時出版周期太趕了,如果再改個半年,最終出來的作品可能會更成熟。

當時小說出來後,有人質疑天才少女不過如此,朋友笑她“自己挖的坑得自己跳出來”,她回答:“確實如此,而且不可否認,我在這個少年成名的坑吃了不少觀音土,是這個坑的受益者,獲得了比別人更多的關註和機會。”

蔣方舟把跳坑的過程比作遊泳場地的變化。她說像過去那樣寫雜文是在遊泳池遊泳,那熟悉、舒服、安全;創作小說作品則是遊向未知的大海,那不再安全、確定,但那些不確定中或許有解決焦慮的可能。

當“以前年輕時”“現在年紀大了”等句子頻繁出現在她嘴邊時,妳明顯感受到個青年作家的時間焦慮。“妳看看歌德28歲寫了什麽?當然這樣說有點不要臉。近點,可以看余華、蘇童28歲時寫了什麽,這種東西會讓我真的覺得焦慮。”她說,盡管自認在每個階段都盡可能地使出全力投入創作,卻未達到自己理想的標準。

小說的世界感性而豐富,在書獲得某種情感體驗與自我審視之後,對人性的理解會變強,對他人的苦難有更強的共情能力。“那之後,妳可以有個自由去選擇要走什麽路,要成為什麽人。”蔣方舟說,很多人對於外部世界沒有那麽好奇,每天糾結在些瑣碎的痛苦之上,就是因為缺少這種過程,逐漸喪失了對於他人苦難的理解能力。

少年成名的八零後作家群,現在紛紛邁過或者將要邁過而立之年。

看書摘錄是她認識和理解世界的入口,也是表達的切口。

閱讀是蔣方舟對抗焦慮的方法之。讀者會發現蔣方舟常常分享類似的閱讀體驗,並且喜歡引用他人的原文。當她在雜文集《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中描述中產階級的孩子時,引用的是小說《紅字》的話:“倘若世世代代都在同處不再肥沃的土地上反復紮根,人性就會像馬鈴薯種在這片土地般無法繁茂茁壯。”

在談話節目《圓桌派》中因婚戀觀被誤解後,她引用清華學姐劉天昭的話:“不要和愚蠢的人自嘲,他們會當真的,然後在妳面前傲慢起來。”

為了記住讀過的好句子,她從大學起不斷摘錄。平時讀到有意思的內容,蔣方舟會先用手機拍下來,等到晚上回家再打開電腦謄抄整理。她習慣在摘錄記上原句和閱讀感受、聯想等,每天如此。

“妳看了書,它會對妳產生影響,妳偶然想起個句子或個點子其實並不是妳的。正常的話,摘抄下來後,妳會清楚地知道那句話是誰說的,而不會誤以為是自己的就把它想當然地寫上去。”蔣方舟說,寧願全部原文引用,也不願意在明明知情的狀態下,化用別人的智慧來假裝自己的想法,除非自己有把握比原文說得更好,否則那是種不道德的“偷”。

在搜索引擎與電子信息觸手可及的年代,般人可能會認為重復摘錄的過程如同苦行僧修行,蔣方舟自己於此卻無特殊感受,她說閱讀跟吃飯樣普通,沒有必要刻意用它陶冶情操或平復心情。

“有時候寫到下午兩三點,有點累了,可能就看個小時小說,再繼續寫。” 她自述過著極為規律的生活,上午九點多十點起床,在家吃個飯,然後出門到家附近的家咖啡館坐下,打開電腦寫東西,寫到傍晚回家吃飯,跳跳操,跟媽媽聊會兒天,再看看書或者漫畫,然後12點睡覺。

她喜歡在寫作間隙翻閱的小說是威廉·福克納的《熊》。“獵人們還講關於人的事,不是白人、黑人或紅種人,而是關於人,獵人,他們有毅力,不怕吃苦,因而能夠忍耐,他們能屈能伸,掌握訣竅,因而能夠生存……按照古老的毫不通融的規則,進行著場古老的永不止息的競爭。”為了個閱讀活動,她在常去的咖啡館對著錄音筆讀起喜歡的段落。

念完,她解釋,這個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描寫得特別生理,讀起來“嘴因為緊張,而有了金屬的味道”。

蔣方舟現在27歲,去年重返校園讀寫作方面的研究生課程,穿著打扮散發著學生氣質。如果坐在她不到米的距離面對面觀看,會清楚地知道她幾乎沒化妝,臉上除了粉橘色口紅基本素顏,頭過肩中長發自然披散,沒有刻意整理過的痕跡,盡管她早被告知訪結束後需要拍照。某種程度,這和妝容素凈但喜歡嬌艷口紅的張愛玲很像。

來源:百家號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Howard Hodgkin:把弄色彩Howard Hodgkin:把弄色彩

    著名學者薩義德曾在《論晚期風格》(On Late Style)一書中,提到貝多芬與史特勞斯等知名藝術家的晚期創作。在他看來,有些藝術家的晚期創作趨向圓融安寧,而像是貝多芬等人卻並未因循此理:愈到晚年,他們的作品愈發張揚另類,甚至呈現出一種抗拒的、倔強的姿[詳細]

  • 2盧秉恒:“小人物”一樣能築夢未來盧秉恒:“小人物”一樣能築夢未來

    打印人體心臟、骨骼,這些原本只存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也許在不久的未來將變成現實。作為科技界的“當紅明星”,3D打印已遍及航空航天、醫療、食品、服裝、玩具等各個領域,在拓展自身領地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詳細]

  • 3姜文:我想通過電影表達成長和變化 姜文:我想通過電影表達成長和變化

    6月22日晚,結束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工作的姜文接受媒體群訪,談自己即將上映的新片《邪不壓正》。 [詳細]

  • 4常紀慶:將滿醫發揚光大常紀慶:將滿醫發揚光大

    常紀慶,1957年出生在吉林省海龍縣興華華鄉的金家崗。身為漢族人,卻有滿族血統,2011年他申請為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長白山滿族醫藥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具有中醫執業醫師,現任世界中聯滿藥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及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滿醫藥分會副秘書[詳細]

  • 5向站在高點的任正非致敬向站在高點的任正非致敬

    任正非,可能是近期全球知名度最高的中國企業家,作為華為的創辦人,同時也是華為的代言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標誌性人物,在這場硝煙瀰漫的中美貿易戰中,任正非更成為不少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前幾天(五月二十一日)他接受內地媒體採訪的視頻和文字被刷屏,[詳細]

  • 6周迅:網友說我老我哭了 但現在我敢說出來周迅:網友說我老我哭了 但現在我敢說出來

    因為演了如懿,周迅接連一段時間都被推到風口浪尖。先是有人批評她“女兒死了都不會哭”,又刻薄她已經演不了年輕的如懿,還有人更直接地說她“老了”,臉都腫了。對一個女演員,這些評價每一句話都是插到死穴上,雖然可能只是看客在飯後茶余的話茬,周迅卻真[詳細]

  • 7“90後”作家如何擺脫“90後”標簽“90後”作家如何擺脫“90後”標簽

    90後作家李唐在自己的長篇小說《身外之海》的新書發佈會上,嘉賓徐則臣是70後,主持人方悄悄是80後。 北京的春日,作家和新書都仿佛蘇醒過來,陸續與讀者見面。在單向空間的一場新書發佈會上,作者李唐、主持人方悄悄、嘉賓徐則臣分屬於90後、80後、70後,免[詳細]

  • 8阿瑟.魯賓斯坦:永不從俗阿瑟.魯賓斯坦:永不從俗

    上周此欄介紹了嚴謹理性的布倫德爾,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鋼琴家是這位奧地利人的前輩,性情與那位「學究」式鋼琴家迥然不同,他就是阿瑟.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一八八七至一九八二)。 [詳細]

  • 9艾青:生活逆水行舟艾青:生活逆水行舟

    曾卓先生一九八三年夏天來到北京,約我一起前往艾青家中。這才知道,艾青家與我工作的《北京晚報》相距甚近。報社在西裱褙胡同,艾青的家則在東裱褙胡同裏一個往南拐進去的小胡同——豐收胡同。東、西裱褙胡同,本是同一條胡同,後因修建北京站,自車站廣場往[詳細]

  • 10魯益思: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魯益思: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Clive Staples Lewis(1898-1963),一般簡稱C S Lewis。中文習慣上譯作魯益思,倒是一個音義兼顧的譯名。不過,在英國如果你喊他Clive,他肯定充耳不聞,絕不理睬。為什麼呢?原來他童年時所養的愛犬Jacksie有一天不幸被車撞死。他極度傷痛,甚至從那時起,把[詳細]

  • 11陳紅天:港商「超級聯繫人」角色不斷升級陳紅天:港商「超級聯繫人」角色不斷升級

    改革開放四十年,港商是最先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到內地投資和參與建設的先行者,對內地制度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陳紅天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為內地改革開放輸送了資本、人才、知識,到今天仍然是連接內地與國際的「[詳細]

  • 12白巖松:不管走多遠,請看看妳的18歲白巖松:不管走多遠,請看看妳的18歲

    30歲最大的人生感受是回頭看,我覺得是減法,從某種角度來說《痛並快樂著》也是一種減法,但是對於我來說,30歲,我覺得無論從自己還是對各位的提醒來說,做減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盧秉恒:“小人物”一樣能築夢未來

盧秉恒:“小人物”一樣能築夢未來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