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生 活 > 設 計 >

讓非遺以更加健康的姿態活下去

更新時間:2016-09-28 10:34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330145

讓非遺以更加健康的姿態活下去

9月27日,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首家以展示藏族等馬背民族馬文化為主旨的專題博物館——香格裏拉民間馬文化非遺博物館正式開館。該館的建成,填補了迪慶長期以來沒有馬、馬術、馬具專題展館的缺憾,進一步豐富了香格裏拉旅遊的文化內涵。為廣大中外遊客新開了一扇領略香格裏拉風情、體察藏族民間生活的窗口。

該館由一生熱愛馬、醉心馬文化、在馬術界頗有影響力的崔建國(魯茸七林)投資興建。博物館建築面積六百多平米,展廳面積近三百平米。博物館分生活區、馬具、墊子、少年格薩爾王等幾個專區,展示了館主花費大半生心血從全國各地搜集而來的珍貴馬具等200餘件(套)藏品。其中的青銅景泰藍鑲寶石鯊魚皮馬具和鎏金牡丹連枝龍紋馬具,不僅是馬具中的稀世珍品,對於研究藏族的曆史、文化和生產生活亦具有重要意義。生活區按照傳統藏族家庭的設置,重點展示了火塘、神龕、水龕等物件,再現了藏族家庭生活場景,對於受眾了解藏民族日常生活、研究藏文化具有借鑒作用。馬具專區陳列了全套馬具、墊子褥子系列,結合格薩爾王傳說、茶馬古道馬幫生活用具,展示了藏族馬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茶馬古道的曆史。此外,物館還收藏了一部分藏族生產生活用具、藏傳佛教用品等帶有特定地域標志的曆史物件。

遺產通常是指先輩們遺留的東西,那些有著時間和記憶印跡的衰亡之物。而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即是先輩們曾經的生活,或者說今天仍然存活在鄉村裏的日常生活。“非遺”是我們的生活和文化身份,是我們生存的精神之源。尤其在中國這樣沒有一元宗教的國家,文化成為我們可以選擇的精神食糧。

讓非遺以更加健康的姿態活下去

非遺是通過口傳心授世代相傳的、無形的、活態流變的文化遺產。傳承人作為非遺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掌握並承載著非遺的知識和精湛技藝,是確保非遺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的最為重要的載體。

在中國的“非遺”中,傳統民間美術種類繁多且豐富多彩,涉及的生活形態和民俗文化形態也非常多元。但是,今天美術專業的大學生都知道“包豪斯”,卻並不了解我們自己的民間美術,我們的教育在啟蒙上一直遊離於生活,學生們內心的信仰不知為何物,生存的精神依托也不知安放在何處。作為活態文化的傳統民間美術,原本和美術沒有任何關聯,它是為生存的藝術。

我們說民間美術是為生存的藝術,首先要回到信仰的起點。民間美術的代代相傳正是從文化信仰的認同與文化敬畏開始的。

在漫長的農耕文明生存史中,對自然與生命的畏懼不僅造就了宗教,也塑造了文化的禁忌與信仰的傳統。民間美術的許多類型是圍繞著信仰習俗的需要而制作傳承的,如年畫中的門神;剪紙中的神幔、神棚與廟花,以及避邪招魂的巫俗娃娃;南方的儺戲面具與北方的社火臉譜;泥、石、木等材質的神像;老姆節的面花和年節的面塑棗山娃娃,可以說許多民間美術類型都直接或間接關聯著自己民族活態的文化信仰,這是我多年鄉村田野考察中感受到的最真實的文化事實。

節日是鄉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時間節點,鄉村裏的時間是關聯著大自然的節律與物候的時間,也是關聯著民眾生存信仰心理的時間。因此,節日中的民間美術成為最絢麗多彩、技藝虔誠精湛的藝術,我在許多西南少數民族節日中看到的節日盛裝,即是一道生活中最為靚麗的文化風景。像苗族牯藏節上的女性盛裝,那銀光閃閃的銀飾品和燦爛絢麗的滿身繡花,成為他們敬祭祖先和鬼神最隆重莊嚴和真誠深情的象征。13年一次祭祖的牯藏節是苗族最隆重的節日,一個不斷遷徙、遠離故土的民族,對祖先的信仰成為他們文化身份和生存情感依托的生命內驅力,這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事實。守護祖先的文化信仰並綿延生存下去,這就是生存中最神聖的使命,也是民間美術存在與發展的原由。

每個民族的文化有自己的體量與尺度,有自己的體溫與性格。文化不是遊離於生活的死知識,文化即是一種有信仰的生活傳統。對民間美術的認知與傳承保護要回到文化的整體,回到日常生活的整體。

現實生活中的民間美術是混沌多義的,許多民間美術既有滿足信仰儀式活動的功能,又有服務於日常習俗生活的功能。比如陶瓷、服飾、竹編、木制家具、金、銀、銅、鐵制品、皮革制品等等,這些服務於生活的民間美術品,被日本學者柳宗悅稱之為“民藝”。這些實用性很強的“民藝”品,是地域性、群體性造物傳統的產物,鮮明地體現了一方風土人情的文化趣味,體現了“民藝”創造者的智慧。許多與信仰相關的紋飾符號也會出現在實用性器物上,求福趨吉的文化心理無處不在。

讓非遺以更加健康的姿態活下去

生活是一條不息的河,在河北邢台的鄉村,祭神的大山和古廟都沒了,祭祀的節日依然頑強存活著,節日中的民間美術依然存在。民間美術不是某一個人心血來潮的藝術創作,而是群體文化認同與約定下的個體文化傳承。民間美術的自由與隨性,實際上有著自己深刻的文化禁忌與審美約定。而大量民間口傳文化中的文化內涵同樣是民間美術的主題精神。但在個體與傳統的關系上,個體又是文化基因傳遞發展的必然渠道與載體。因為只有通過每一個體的身心與手工技藝的參與實踐,文化才能得以真正的延續傳遞。

從生物多樣性視角看文化,村社文化是民族文明肌體中最小單元個體,因此,村社具有真正的文化基因傳承價值。而在村社中,傳承人是最典型的個體,他集合了村社民間美術某一兩種類型的整體文化信息,是真正的文化知情者,同時,他又是這一兩種類型制作技藝的最高水平,是傳統技藝的保存者。為什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非遺”保護中非常重視“文化空間”和代表性的傳承人,其用意即在於強調注重文化的活態整體性,保護那些真正掌握活態文化信息與技藝的傳承人。回到心與手的造物傳統,是民間美術得以傳承的根基,我們從“民藝”生成的曆史可以清晰看到這個傳統。但問題沒這么簡單,現實的“非遺”項目化傳承中已提出了生產式傳承的方式,也提岀了對“非遺”活化觀念的發展利用,以及衍生品的開發問題。一些項目還提岀了以機器精確化、高效率的生產替代手工制作,因為,今天出類拔粹的工匠太少了。作為國家級“非遺”傳人已呈現出後繼乏人的境況,由於“非遺”項目保護過於注重自上而下的項目管理,忽視了基層生活形態中的文化傳承,更多的傳承人奔跑於“文化交流”展覽形式的技藝表演,而真正適用於生活的傳承衰落了。失去了文化內涵的技藝傳承漸漸在失去“民藝”的靈魂,民間美術傳承正趨向個體化的美術與工藝趣味的創作,這是一個文化品質和技藝開始下降的趨勢,我們應當警惕。

回到心與手的造物傳統,就是倡導守住“非遺”活態文化和人性智慧的底線。今天已不是農耕時代的慢生活手工時代,急功近利的快生活很難再產生幾十年磨一劍的藝人。因為失去了文化信仰的敬畏,我們的手工藝開始粗鄙化。但這並不是全部事實,在早已工業化的日本、韓國、德國、芬蘭、挪威等工業化國家,手工技藝依舊是一種有信仰的質樸生活,技藝與文化的水平依舊不変,他們保持著對文化的敬畏和對藝人的尊重。

讓非遺以更加健康的姿態活下去

不可否認,近年來非遺保護工作確實取得了不少成績:尤其是從2008年開始,中央財政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提供每人每年8000元的傳習補貼,而從2011年開始,提高到每人每年1萬元;我省於2012年9月省人大通過了《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並於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是國內較早實施非遺保護的省份。這些年,通過各種形式宣傳非遺,進社區,進校園,一直在努力。

在當今社會普遍城市化、現代化、工業化、市場化的情況下,如何合理地繼承保護這些傳統文化,讓非遺以更加健康的姿態活下去,值得我們認真去思考思考。

低碳時代的到來,為我們開啟了“非遺”傳承的新啟示,回到信仰、回到生活、回到心與手的造物傳統,一個文化推動生存更趨智慧的時代,正在艱難地開始。

根據搜狐、山西日報(太原)、國家地理中文網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圖說新聞

更多>>
APP自動續費的“坑”該咋填

APP自動續費的“坑”該咋填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