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右侧

您現在的位置:華發首頁>健 康 > 健康前沿 >

健康中國建設是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

更新時間:2017-08-18 15:11來源:網絡作者:@aiman人氣:117645

健康中國建設是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

如今,疾病譜變化、社會老齡化等成為健康服務亟須應對的新課題;醫療資源“量質齊增”愈加有賴於推動產業升級、激發市場活力。記者日前從國家衛生計生委例行發布會上獲悉,為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我國將進一步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到2030年,我國健康產業規模將顯著擴大,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16萬億元。

“健康產業覆蓋多個領域,貫穿一二三產,產業鏈條長、附加值高、新業態多,吸納就業能力強。”國家衛計委規劃與信息司司長侯岩表示,我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社會辦醫政策措施,特別是在培育一些健康產業新業態方面積極努力,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等融合發展,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既有“為”又有“序”。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發展健康產業,優化多元辦醫格局,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有“管”有“放”讓醫療衛生領域市場活力不斷增強,多元化辦醫成規模、上水平不斷推進。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17年5月底,民營醫院達到1.7萬家,同比增加1814家,占醫院總數的比重上升到57.5%。2017年1月至5月,民營醫院總診療人次達到1.8億人次,同比增長13.0%。為提高相關醫療資源整合度與服務效率,我國增加了醫學檢驗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等5類獨立設置的醫療機構類別,鼓勵社會資本連鎖舉辦。

產業傳統動能改造與活力釋放離不開科技創新驅動的“助力器”,我國健康產業升級換代進展如何?侯岩介紹,2017年1月至4月,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5.1個百分點。“在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已被納入中國制造2050重點發展領域的背景下,骨科手術機器人等創新引領性技術正從跟跑並跑邁向領跑。2016年,我國共向224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醫學裝備,覆蓋面逐年擴大,出口數量同比增長2.64%。”

一、准確把握新形勢,進一步增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黨和政府曆來高度重視保障人民健康。新中國成立後,大力發展醫藥衛生事業,堅持把重點放在農村,創建了城鄉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農村合作醫療、赤腳醫生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初級衛生保健制度,注重發揮中醫藥“一根針、一把草”簡便驗廉獨特優勢,切實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同時,以“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為宗旨,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健身運動,發揮其對健康的促進作用。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依靠廣大醫務人員奮力拼搏,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轟轟烈烈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以“紙船明燭照天燒”的氣魄,迅速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一舉摘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發展中國家的典范”,中華民族開始以強健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加快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2009年,在總結抗擊非典經驗基礎上,啟動實施了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明確了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和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深化改革攻堅期的新特點和群眾新期待,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維護人民健康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要務,統攬全局、系統謀劃、突出重點、立柱架梁,實施一系列利當前、惠長遠的重大舉措,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由易到難漸次突破,蹄疾步穩不斷深化,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跨上了嶄新台階。

一是織起了全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醫保網。我們從保基本起步,完善城鎮職工醫保制度,擴大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覆蓋面,建立大病保險制度、疾病應急救治制度,健全醫療救助制度,形成了覆蓋城鄉、相互銜接、多層次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城鄉居民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政府補助標准從2009年的每人每年80元增加到2017年的450元,居民住院費用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穩步提高,為實現人人病有所醫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二是完善了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我們從強基層抓起,加強農村三級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加快全科醫生培養,有序推進分級診療,使更多的城鄉居民擁有了家庭醫生。全面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探索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積極推動社會力量辦醫,民營醫院數量占總數的比例已經超過56%,多元辦醫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群眾多元化、多樣化健康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三是築牢了嚴密的公共衛生安全防控屏障。我們堅持預防為主,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網,組建了一支平戰結合、反應迅速、能打勝仗的應急防控隊伍,能夠有效應對各種重大突發疫情,特別是經受住了2015年防控埃博拉出血熱特大傳染病疫情的嚴峻考驗,實現了國內“嚴防控、零輸入”和援非抗疫“打勝仗、零感染”雙重勝利。我國公共衛生整體實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個大台階,衛生應急救援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

四是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我們把人民群眾得實惠作為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最終目標,努力讓人民有更多的健康獲得感。居民看病就醫負擔明顯減輕,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降到30%以下,為近20年來最低水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12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投入由2009年的人均15元提高到今年的50元,重大公共衛生服務惠及千萬家庭。全面實施兩孩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努力保障每個家庭生得起、生得好。我國人均期望壽命從2009年的74.8歲提高到2015年的76.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31.9/10萬降為20.1/10萬,嬰兒死亡率從13.8‰降為8.1‰。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這是用8年左右時間,以人均不到500美元的費用支出取得的,充分體現了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優越性。

總之,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投入力度大、發展速度快、人民群眾獲得實惠多、國內外影響力空前提升的時期,是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期,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出台了一系列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新政策新舉措,初步搭建起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制度框架,基本構建起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政策體系,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認為,中國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只用了富裕國家一半的時間,實現了全民健康覆蓋,成就令人矚目。實踐證明,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基本方向、總體思路和重大舉措是正確的,成效是顯著的,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平。在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上,逐步探索出中國式解決辦法。這些都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大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績來之不易,應倍加珍惜。

“人生天地間,長路有險夷”。要清醒地看到,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任重道遠,還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對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群眾對健康服務有了新的更高期盼,醫藥衛生領域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需要從全局高度認識、把握建設健康中國面臨的新形勢。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我們正在朝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奮勇闊步向前。健康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把建立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人均期望壽命在原有基礎上再提高1歲作為重要指標。實現這些目標面臨著多重因素交織疊加的複雜局面,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快,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3億,2030年將達3.7億,2050年將達4.87億,人口老齡化不僅帶來贍養問題,而且帶來醫療、照護、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問題。我國高血壓患者超過2.5億,糖尿病患者超過9700萬,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85%左右,成為危及人民健康的第一“殺手”。我們還面臨著生態環境汙染和破壞的嚴峻形勢,食品藥品安全、飲水安全、職業安全隱患猶存,煤礦、交通等領域安全生產事故屢有發生,這些都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需要采取果斷有力的措施,更加積極主動加以解決。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我們黨努力滿足人民健康新期盼的一項迫切任務。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理念的普及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更加重視生命質量和健康安全,不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務更體貼,對政府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基本衛生與健康服務寄予更高的期望,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不斷釋放。2016年全國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接近80億,比新醫改初期2009年的49億人次增加了63%。另一方面,部分群眾對醫學的局限性、複雜性、風險性認識不足,存在健康管理意識不強、看病預期過高等問題。由於多種原因,醫患糾紛時有發生,影響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也影響了社會和諧穩定。健康問題不僅是重大的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的社會問題、政治問題。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深化醫改、促進衛生與健康事業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國衛生與健康領域面臨著老問題與新情況疊加、發展問題與改革任務交織、鞏固已有改革成果與拓展深化新領域改革並重的複雜局面。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還存在不少短板,供給服務質量偏低、資源總量不足、資源配置不合理、人員結構不平衡、基層服務能力薄弱、老少邊窮地區發展滯後。深化醫改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觸及更多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面臨的都是更難啃的“硬骨頭”。公立醫院的逐利機制尚未消除,大處方、過度檢查等問題仍然存在。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標准偏低,醫保在控制費用、發揮對醫療行為的有效激勵約束方面亟待完善。藥品流通秩序不規范,藥價虛高問題突出。我們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直面挑戰,敢於擔當,全力以赴破解這些難題。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適應全球健康治理變革、更好履行國際責任的必然要求。全球衛生與健康體系正處於發展變革的重要時期。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把健康放在了更加突出位置。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推進衛生與健康改革,不少國家都制定健康規劃,確保國民健康水平與經濟發展同步提高。此外,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傳染病疫情、生物恐怖安全、抗生素耐藥等跨國播散的公共安全威脅日益嚴峻。近年來在一些國家爆發的埃博拉出血熱、中東呼吸綜合征等新發傳染病已經成為各國共同應對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還要看到,全球健康發展的不平衡、不平等問題比較突出。健康是人類共同的事業,是國際社會共同的責任,我們要積極主動地推進全球衛生與健康治理改革,促進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健康新秩序。

總之,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到了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也面臨翻開新篇章的重大機遇。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綜合國力的持續提升,有多年來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打下的堅實基礎,只要我們團結一心,開拓進取,搶抓機遇,破障闖關,就一定能夠把健康中國建設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二、進一步凝聚共識,科學把握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項重大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為建設健康中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一定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准確理解和深刻把握推進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方向和思路。

第一,堅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健康是人生幸福的起點,一人之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之健康是立國之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必須把保障好人民群眾基本健康權益放在首位,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既要保障好人民群眾基本健康權益,堅守民生底線,增強全民健康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又要激發億萬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提升全民健康的質量和水平,把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新成效更多地體現在增進人民的健康福祉上。

第二,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是我們黨在各個曆史時期,全面做好衛生與健康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新中國成立之初,衛生工作的首要任務是預防和消除威脅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傳染病,黨和政府提出了“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方針。1996年,適應改革開放的要求,我們黨提出了“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依靠科技與教育,動員全社會參與,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針,著力解決農村缺醫少藥、衛生事業發展整體水平滯後、活力不強等突出問題。新形勢下又與時俱進地提出了“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方針,強調“以基層為重點”“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等。新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既體現對傳統的繼承,又豐富和拓展了新的內涵,是在深刻總結經驗和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指導下提出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新時期衛生與健康發展規律的認識。各地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觀念統一到新的方針上來,不斷開拓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新局面。

第三,堅持“大健康”發展理念。健康不僅是身體無病,而且是心理、精神、社會的全面健康,涉及到醫藥衛生、社會服務、環境建設、宣傳倡導等各個方面,大大超越了傳統的疾病防治范疇。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要順應新的時代要求,樹立大健康、大衛生觀念,加快轉變衛生與健康發展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到“以健康為中心”,突出預防為主,堅持政府、社會和個人共同參與,積極創造良好的生態生產生活環境,促進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務貫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第四,堅持衛生與健康事業公益性。“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衛生與健康事業涉及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和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承擔著治病救人、護佑生命的光榮使命,是一項崇高而特殊的偉大事業。在新的時期,堅持衛生與健康事業公益性,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是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具體實踐。我們要毫不動搖地把公益性寫在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牢牢守住這條底線,貫穿於改革發展全過程。

第五,堅持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原則。衛生與健康需求有基本和非基本之分。發展衛生與健康事業,政府的主要職責是把基本需求保障好、把底線兜住,確保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目前,我國仍有8500多萬殘疾人、近4000萬失能老人,5500多萬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返貧占到不小比重。這些都是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短板”,要下更大力氣,加快推進基礎性、關鍵性改革,把基本衛生與健康服務的底線織密織牢,努力使社會公平與發展的陽光普照每一個人。

第六,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改革創新是引領衛生與健康事業實現新跨越、用中國式辦法破解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的動力源泉。目前,我國衛生與健康領域資源供給不足,配置結構仍然失衡,優質資源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不少中高端醫療器械、高值醫用耗材以及藥品嚴重依賴進口。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創新體制機制,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大力推進衛生與健康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增強創新能力,同時適當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提高健康供給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更加普惠、更有效率的健康服務。

三、聚焦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開創健康中國建設新局面

《規劃綱要》提出建設健康中國“三步走”的目標,即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到2030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這些目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高度契合。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健康中國建設的一系列部署,緊扣《規劃綱要》提出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構想,突出目標和問題雙導向,注重前瞻性、綜合性和創新性,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奮力推動衛生與健康事業全面發展。

第一,加強預防保健,構建全程健康促進體系。

人從出生到生命的終點,健康影響因素眾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健康公式顯示,100%健康等於60%生活方式、17%環境、15%遺傳和8%衛生服務。建設健康中國,既要靠醫療衛生服務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要針對全人群、圍繞全生命周期,加大幹預力度,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融入百姓生活。

一要加強預防為主。建設健康中國,要“防”字當頭,關口前移。中醫基本理念是“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西醫強調“一盎司的預防勝過一磅的治療”。現在,很多群眾缺乏保護健康所需要的基本醫療衛生知識,不少人有吸煙酗酒、久坐不動、長期缺乏鍛煉等不良生活習慣,成為誘發疾病甚至猝死的主要危險因素。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報告顯示,中國每年有100多萬人因吸煙導致相關疾病而死亡,經濟損失超過3500億元。要大力普及健康知識與技能,將維護健康的“金鑰匙”交到群眾手中,讓群眾成為自己健康的主人。要實施國民營養計劃,積極開展減油、減鹽、減糖,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三減三健”行動,大力推進公共場所控煙,大力開展健康教育,用民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途徑和方法普及健康知識與技能,把健康故事講好講精彩,讓健康知識潛移默化地植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健康新生態。

二要加強重大疾病防治。這是解決當前國民健康問題的關鍵一環。我國面臨著重大傳染病和各種慢性疾病的雙重威脅。2016年,全國報告的傳染病種類有45種,病例數超過690萬。慢性病防控形勢非常嚴峻,心血管病、腫瘤、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負擔已占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要制定實施重大疾病防控規劃,強化監測預警,強化疫苗接種,強化聯防聯控,力爭用5—15年時間,堅決消除血吸蟲病、瘧疾、麻風病等傳染病以及克山病、大骨節病等重點地方病,堅決遏制艾滋病、結核病、包蟲病等重點傳染病的流行,堅決管控好高血壓、糖尿病、重症精神障礙等重大疾病,努力讓廣大群眾遠離疾病,健康幸福地生活。

三要加強重點人群衛生與健康工作。讓人人享有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最終目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明確提出要“確保各年齡的人群享有健康生活、促進健康福祉”。要圍繞重點人群的健康需求,采取有針對性的幹預措施。要強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強老年常見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導和綜合幹預。重視維護好殘疾人的健康,完善康複服務體系,加大低收入殘疾人醫療和康複的救助力度,努力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複服務”的目標。要切實解決好“3個1億人”健康問題,加強政策銜接和制度協調,拆除藩籬、彌合鴻溝,實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全覆蓋。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精准到戶、到人、到病,多做雪中送炭工作,決不能讓群眾因為健康問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掉隊。這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四要加強愛國衛生運動。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基礎。當前,我國農村不少地方的垃圾和汙水沒有得到處理,一些城市城鄉結合部髒、亂、差現象比較突出,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健康。愛國衛生運動是黨和政府把群眾路線運用於維護人民健康的偉大創舉。今年是愛國衛生運動65周年,要抓住契機,創新性地用好這把“利器”,啟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加強農村垃圾和生活汙水治理,深入開展“廁所革命”,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下決心把農村建設成為人居環境幹淨整潔、適合居民生活養老的美麗家園。要積極推進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將健康理念引入社區、單位和家庭,培育發展千千萬萬個“健康細胞”,築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的“防疫大堤”。

五要加強全民健身行動。體育不僅僅是一種身體運動,還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培養健康體魄、塑造健全人格、促進全面發展、提升生活品質的有效途徑。鄧小平同志指出:“體育運動搞得好不好,影響太大了,是一個國家經濟、文明的表現。”要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方法,健全全民體育健身服務體系,發展群眾健身休閑項目,建設健康步道、健康廣場、健康主題公園等,推進全民健身生活化,讓體育健身成為群眾生活的重要內容,成為提升人民健康素質的重要依托。要實施青少年體育促進計劃,開展校園足球等有益身心的活動,確保學生學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推動實施老年人、職業群體及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體育健康幹預計劃。推進公共體育設施開放,鼓勵社區、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體育設施向公眾開放,讓健康中國“動”起來。

第二,抓好“三醫”聯動改革,全力推動五項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2009年,中央對深化醫改提出了“四梁八柱”的總體架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明確要求,深化醫改要重點抓好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基本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五項制度建設。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必須更加注重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把制度建設貫穿醫改全程。醫療是根本,是深化醫改的“前沿陣地”。我國藥品80%以上在醫療機構使用,醫療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醫藥產業發展的方向。醫保是基礎,一頭連著“需方”,一頭牽著“供方”。醫保改革既可規范醫療服務行為,還能調控醫藥價格,推動藥品流通秩序改革,起到“一子落下,滿盤皆活”的作用。醫藥是關鍵,是深化醫改的重要“突破口”。目前,藥價虛高及不合理用藥攤薄了醫保的成效,影響醫保基金可持續,加重了患者負擔。醫藥價格改革不到位,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就沒有空間,醫生收入也很難提高。打好醫改攻堅戰,需要把“三醫”聯動改革和五項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夯基壘台、立柱架梁,使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一是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我國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優質醫療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市,農村、基層和邊遠地區相對匱乏,約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去了城市三級醫院,造成城市大醫院“戰時狀態”、人滿為患,一些基層醫療機構業務萎縮,既影響優質醫療資源發揮最佳效益,也影響服務體系的整體效率,推高了醫療費用,加重了患者負擔。分級診療制度是優化就醫秩序、推進醫療衛生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事關整個醫改成敗。要按照“群眾自願、基層首診、政策引導、創新機制”的原則,積極有序推進,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新秩序。建立中國特色的分級診療制度,目的是保基本,關鍵要強基層,保障在建機制,是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改革的拓展深化。要多措並舉把更多的人才技術引向基層、財力物力投向基層、優惠政策傾斜基層,促進基層“軟件”和“硬件”“雙提升”,衛生工作重心和優質醫療資源“雙下沉”。當前要重點做到兩手抓。一手抓醫療聯合體建設。這是推進區域內醫療資源結構和布局調整,發揮大型公立醫院輻射帶動作用、下沉醫療資源的重要舉措。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破除行政區劃、醫保支付、人事管理、財政投入等壁壘,探索建立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療共同體、區域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等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要明確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充分調動中央、地方、軍隊、社會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積極性。今年要全面啟動多種形式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並發揮引領作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建立分工協作機制,為居民提供一體化、連續性的健康管理和基本醫療服務。一手抓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具有貼近群眾、貼近家庭、貼近基層的優勢,既是守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也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窗口”。一些地方實踐證明,這項制度建設對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和促進醫患關系和諧具有重要作用。要優先覆蓋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簽約服務要以健康需求為導向,加強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對接,組建家庭醫生簽約團隊。要完善簽約服務籌資、支付和分配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簽約服務的積極性。今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要覆蓋85%以上地市,2018年初步搭建起分級診療的制度框架。

二是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深化各級各類醫院包括公立醫院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這也是破解當前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中最難啃的“硬骨頭”。經過60多年的發展,我國建立了以公立醫院為主導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目前,公立醫院數量超過了1.3萬家,承擔著國家應急救援、危重疑難雜症診療、醫學人才培養培訓以及引領我國醫學科技水平等重大任務,在改善和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方面發揮著主力軍作用。改革公立醫院,不是要削弱其地位和作用,而是要提升公立醫院治理能力和水平,促進其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醫學科技進步以及專業結構和組織分工日趨複雜的新形勢,更好地滿足人們渴望獲得更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新期待。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4次會議,研究審議了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權責清晰、管理科學、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目標,明確了20項任務。要堅持“四個有利於”的原則:有利於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切實維護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有利於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服務;有利於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積極性,實現公立醫院民主管理、科學決策;有利於發揮好公立醫院的引領帶動作用,提升醫療服務體系的整體質量和效率。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強化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各級各類醫院都要制定章程,明確辦院宗旨和方向。要健全醫院決策、民主管理、人力資源開發、績效考核、人才培養培訓、科研管理等制度,激發廣大醫務人員參與醫院管理、服務人民健康、促進醫學事業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加強醫療質量安全、信息化建設、醫院文化建設和便民惠民措施,讓人民群眾盡快感受到深化醫改的新變化新成效。二要落實政府辦醫職責。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進一步明確政府辦醫職責,強化監督管理,落實公立醫院經營管理自主權。三要加強醫院黨建,充分發揮公立醫院黨委領導的核心作用,全面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把醫院黨建與各項制度建設緊密結合,強化對醫院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確保改革發展方向,建設患者放心、人民滿意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三是改革全民醫保制度。全民醫保是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基礎,也是一項基本的社會經濟制度。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建立了醫保制度。我國已經建立了保基本、全覆蓋的全民醫保制度框架,但仍面臨籌資機制尚不完善、管理運行效率不高、保障兜底能力弱化等問題,特別是支付方式改革滯後,制約了醫保在引導就醫服務行為、理順醫藥價格、控制醫療費用、改善醫療質量等諸多方面作用的發揮。我們推動全民醫保制度從擴面提標向提質增效轉變,必須做好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這篇大文章。抓住了這個“牛鼻子”,就能撬動醫療服務、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藥品流通等各項改革。今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全面推行按病種付費,實施的病種不得低於100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選擇1—2個地市全面實施支付方式改革。要同步推進臨床路徑管理,確保既控醫療費用過快增長,又保障好服務質量。同時,還要加快完善醫保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強化個人參保意識。要實施好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六統一”政策,理順醫保管理機制,鼓勵開展設立醫保基金管理中心試點。要加快建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機制,今年底要實現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方便群眾看病結算。要全面落實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鼓勵和支持其參與基本醫保經辦服務,推動形成多元化競爭格局。

四是實施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改革。目前,醫藥領域涉及利益主體多,生產流通環節複雜,總體發展水平不高,關鍵技術受制於人,低水平重複問題突出,呈現出“多小散亂”的局面。全國有4700多家生產企業、1.3萬家批發企業、16萬多個藥品批准文號,有的藥品有幾百個廠家生產,惡性競爭難以杜絕。批發企業亂象叢生,一些批發企業不賣藥只倒票,導致藥價虛高,加劇看病貴。徹底整治醫藥領域的各種亂象,必須從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全流程發力,嚴把三道關口:一要狠抓供應保障。改革完善審評審批制度,推動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確保藥品安全有效。短缺藥品供應保障事關人民健康福祉。要強化政府責任,完善監測預警和清單管理制度,采取定點生產、協調應急生產和進口以及健全藥品儲備制度等措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用藥需求。二要理順藥品價格。要完善藥品招標采購,積極推進專利藥品和獨家生產藥品價格談判,擴大談判采購的品種和數量,擠壓虛高藥價水分,擴大群眾受益面。要以“兩票制”為抓手推動流通環節改革。今年,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和前四批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的所有公立醫療機構要全面推行“兩票制”,其他地區也要加快推進,擴大實施范圍,降低流通費用,控制虛高價格。理順藥品價格要標本兼治,既逐步完善體制機制,又嚴格執行有關法律和規定,對價格虛高藥品,必須依法依規嚴肅懲處相關人員和機構。三要加強全程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的違法犯罪行為,保障藥品質量。建立完善藥品信息追溯體系,努力做到藥品從出廠到患者每一個環節處於來源可溯、去向可查的狀態。同時要加強藥品特別是抗菌藥物的臨床使用管理,嚴控“大處方”,規范用藥行為。總之,要對藥品流通領域改革情況之複雜、難度之大有充分的估計,下決心打好這場攻堅戰,讓人民群眾用上安全有效、質優價廉的藥品。

五是健全綜合監管制度。醫療衛生行業攸關人民生命安全,任何時候都必須嚴格監管。醫改中出現的問題,有不少是監管不到位造成的。有的部門習慣了行政審批,但疏於事中事後監管,不會管、不想管、不敢管,造成一些政策“空轉”甚至變形。要實現醫藥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構建起政府主導、第三方參與、醫藥衛生機構自我管理和社會監督為補充的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要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推動監管重心由注重行政審批轉向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堵塞漏洞、消除隱患。要引導和規范醫藥衛生機構建立內審制度,加強自查自糾。要加強信息公開,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權、監督權,主動接受社會團體和群眾個人監督。加快推進健康立法,健全各類行業准入、技術規范、質量控制等方面的標准體系,加強全社會法治意識,強化醫務人員依法執業、患者依法就醫、醫患糾紛依法處理,堅決打擊涉醫違法犯罪活動,對醫鬧、暴力傷醫“零容忍”,促進醫患和諧。

第三,強化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打造守護人民健康的忠誠衛士。

加強醫學人才隊伍建設,是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的基礎性工程,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醫療衛生服務總體供給不足,主要是優質醫療資源特別是優秀的醫務人員短缺。2016年,每千人口執業(含助理)醫師2.2人、注冊護士2.4人,全科醫生每萬人口1.4人,而經合組織國家分別是3.3人、9.1人、7.1人。此外,隨著醫養結合、醫療旅遊、康複護理、體育健身等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亟須培養培訓養老護理、康複治療、心理咨詢、體育指導以及食品藥品監管、環境治理等“大健康”相關領域的專業化複合型人才和管理人才。要加強醫教協同,制定實施衛生人才培育培訓規劃,健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加強全科、兒科、產科、精神科、護理等緊缺人才培養,力爭到2020年每千人口執業(含助理)醫師數提高到2.5人,每千人口護士數提高到3.14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數提高到2.0人。要適應健康產業發展需要,加大康複照顧、心理咨詢、健身指導等複合型人才培養培訓力度,為健康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要推進醫療衛生行業薪酬制度改革,體現醫療衛生行業特點,體現以知識價值為導向,讓廣大醫務人員憑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付出,獲得合理合法報酬。要改革人才使用和評價辦法,完善有利於人才下基層的政策,保障鄉村醫生合理待遇,搭建留得住、能發展、有保障的舞台。要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醫乃仁術。廣大醫務人員是人民健康的守護神,既要苦練內功,提高專業技能,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更要注重醫德修養,弘揚大醫精誠、大愛無疆的優秀醫德醫風,自覺珍惜職業價值,塑造行業清風正氣,全心全意為人民看好病、服好務。

第四,注重中西醫並重,加快推動中醫藥健康發展。

中醫藥是我國各族人民在幾千年生產生活和在與疾病做鬥爭中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發展的醫學科學,是具有獨特理論和技術方法的體系。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代代中醫人,以仁心仁術刻苦鑽研,推動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我國科學家屠呦呦根據中藥方劑研究提取了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為造福全人類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2015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使中醫藥得到更廣泛的國際認可。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我們有責任把祖先留給我們的中醫藥寶庫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進一步激發中醫藥的潛力與活力。

要建設好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加大投入,實施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和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健全服務網絡,力爭到2020年,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70%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要加強政策扶持,將更多成本合理的中醫藥服務項目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更好發揮中醫在預防、治療和康複中的獨特作用。要傳承創新中醫藥,建立多學科、跨部門的中醫藥協同創新體制機制和創新合作平台,加大中醫藥傳承工程實施力度,加強傳統知識和診療技術的保護、搶救和整理,建立中醫古籍數據庫和知識庫。要建立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和評價體系、標准體系,運用現代技術加強中醫藥機理研究,加強重大疑難疾病、慢性病等中醫藥防治技術和新藥研發,力爭產出一批類似“青蒿素”的具有原創性、標志性的重大新藥產品。要探索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文化。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要堅持古為今用,努力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文化。要加快推進中醫藥“走出去”戰略,擴大傳統醫藥領域國際合作,推動中西醫結合及中醫藥在海外發展,促進中醫藥服務於全人類健康。

第五,立足滿足群眾多樣化健康需求,加快發展健康產業。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觀念的增強,人民群眾對健康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並呈現多層次、多元化、個性化的特征。在多數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健康產業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已進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市場空間廣闊,完全有可能培育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健康產業。發展健康產業,需要政府和市場協同發力,政府的主要職責是保基本、兜底線,非基本的多元化健康需求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調動社會力量增加健康產品和服務供給的積極性,並強化監管和把關,為群眾提供更加多元、安全、高質量的健康產品。要大力發展醫藥、醫療設備等先進制造業,通過兼並重組,做大做強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強的醫藥產業體系。要以創新引領健康產業發展,推動健康領域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互聯網+健康行動”,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長壯大。

第六,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不可阻擋的潮流。中國在履行國際義務,參與全球健康治理方面取得了重要發展和進步。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領導人,從我國外交戰略全局出發,應第三世界國家要求,做出派遣醫療隊的決策。半個多世紀以來,先後向67個國家和地區派遣了2萬多名醫護人員,救治患者超過2.6億人次。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全面展示了我國國際人道主義和負責任大國形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深入參與全球治理進程,積極提供解決全球性和地區熱點問題的中國方案,積極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我們要從新的高度,充分認識和發揮好衛生與健康外交在構建新型大國外交戰略中的使命。一要加強與各國的互學互鑒。積極吸收借鑒國際先進理念、經驗和管理,引進資金、人才、技術,搭建人才培養、科研攻關、政策交流等合作平台。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衛生與健康合作,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發揮衛生與健康在服務外交大局中的獨特作用。二要有效防范重大傳染病輸入。強化與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境外疫情發生地的合作,完善聯防聯控機制,築牢疫情輸入防線。三要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主動參與健康領域國際標准、規范、指南、協議的研究與制定,提升我國在全球衛生外交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按照“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落實中非公共衛生合作計劃,參與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和能力建設,使衛生與健康合作惠及更多發展中國家。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曆史使命。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把衛生與健康改革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各級領導幹部要敢於擔當,親力親為,加強調研,用創新的思維、紮實的舉措、深入的作風,狠抓推動落實,確保政策落地見效。要鼓勵各地探索創新,特別是國家醫改綜合試點省份要敢闖敢試,當好改革的“探路者”“先鋒官”,努力探索推進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新路子。要加強輿論引導和監督,大力推動群眾性健康運動,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傾力打造健康中國。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造福於13億多人口的偉大事業。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齊心協力、奮力進取,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築牢健康根基,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根據新華社、《求是》雜志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來源:网络)

  • 凡本網註明"来源:華發網繁體版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華發網繁體版,轉載請必須註明來自華發網繁體版,https://china168.org。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1讓卵巢保持年輕的秘訣讓卵巢保持年輕的秘訣

    卵巢是女人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關係到女人的生育能力,要是喪失卵巢功能的話,會導致不孕不育。除此之外,還會影響大家的容貌,導致其出現各種皺紋。想要保持生育能力,想要保持青春狀態的話,就必須要好好地保養卵[詳細]

  • 2那些喝“富氧水”、“富氫水”花掉的錢,都是腦子進的水那些喝“富氧水”、“富氫水”花掉的錢,都是腦子進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廉價的易得物,燒開的自來水、十塊一大桶的純淨水、礦泉水都能讓我們輕而易舉地補充水分。 但同時,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批“高端水”,動輒十多塊甚至幾十塊,很多是以喝了會讓人身體更健康為賣點,比如賣得火熱富氧水和富氫水[詳細]

  • 3夏秋交替,當心“他們”來煩妳夏秋交替,當心“他們”來煩妳

    輕輕的,流火之夏將走了輕輕的,清爽之秋要來了夏秋交替之際晝夜溫差較大抵抗力弱的人群可要當心某些疾病“侵襲”呦▼常見病之一:腸胃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敗,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詳細]

  • 4仁和藥業迷霧:擁有婦炎潔 為何未來不被人看好仁和藥業迷霧:擁有婦炎潔 為何未來不被人看好

    2018年8月,仁和藥業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2.64億元,同比增長26.6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4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增長了51.27%。 看起來,仁和藥業似乎終於回暖了,事實果真如此嗎?[詳細]

  • 5给孩子奠定一生健康的基础给孩子奠定一生健康的基础

    孩子進入童年期(6-12歲)時的顯著變化是,開始進入學校接受正規的系統學習,學習逐步成為兒童的主導活動。這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即從個體家庭進入群體社會的轉折,對社會環境逐漸熟悉,也就是兒童社會化期。 [詳細]

  • 6喝咖啡會骨質疏松,這是真的嗎?喝咖啡會骨質疏松,這是真的嗎?

    今年上半年,許多人的朋友圈曾被“咖啡致癌警告”刷屏。事件內容大概是美國洛杉磯一家法院裁決,星巴克和其他幾家咖啡公司在加州銷售的咖啡必須貼上癌癥警告標簽。理由是,市面上出售的烘焙咖啡中,被發現含有的高濃度丙烯醯胺——一種有毒的致癌化學物質。[詳細]

  • 7作為一個易過敏人士,我是在用生命給妳面子作為一個易過敏人士,我是在用生命給妳面子

    很多年前,那英做客侯佩岑的節目時,講述過在嫣然慈善基金晚宴上勸林誌玲喝酒的事。林誌玲禮貌地舉著酒杯向那英敬酒,誰知霸氣的那英一口氣把酒給幹了,林誌玲舉著杯子,進退兩難。那英急了:“妳為什麽不喝?”見林林誌玲不自然地扭捏,那姐更不高興了,當即[詳細]

  • 8吃藥的忌口清單,一張表格全說清了,趕緊收藏!吃藥的忌口清單,一張表格全說清了,趕緊收藏!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中醫的說明書上看到“忌魚腥”“忌辛辣”等提示患者服藥期間需要限制的飲食種類,但很少在西藥說明書上見到類似字眼。 [詳細]

  • 9夏天常腹瀉?不是妳以為的那麽簡單夏天常腹瀉?不是妳以為的那麽簡單

    高溫高濕的三伏天來臨了,腸道門診裏急性腹瀉的患者明顯增多。急性腹瀉,老百姓俗稱“拉肚子”。一般人認為這是個挺簡單的病,有時在家裏控制一下飲食,吃點“消炎藥”,過兩天就沒事了。最近妳是不是也是這樣處理的呢?覺得拉肚子或許能減肥,就沒在意? [詳細]

  • 10孕期總膽紅素會升高一點孕期總膽紅素會升高一點

    小倩姑娘手拿化驗單在五樓的電梯口堵住我,愁眉不展的把單子遞給我,焦急的問到,我的總膽紅素升高了,會對身體有什麽影響嗎? 總膽紅素分為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兩樣任何一項升高都會引起總膽紅素升高。直接膽紅素升高一般考慮是梗阻原因,排泄不暢導致[詳細]

  • 11有了高血壓,該如何合理選擇食物?有了高血壓,該如何合理選擇食物?

    1、谷類食物為主,常吃點薯類增加全谷類和薯類食物的攝入,粗細搭配。根據身體活動的不同,每天谷類和薯類的攝入量不同,輕、中度身體活動的高血壓患者,每天應吃谷類150~400克,其中1/3~1/2為粗糧和雜糧。少吃或不[詳細]

  • 12亞健康到底離妳還有多遠?憑10個信號來自查亞健康到底離妳還有多遠?憑10個信號來自查

    隨著大眾醫學知識的日益發展和普及,人們對於自身健康的認識不斷地深入,亞健康這一概念正越來越被公眾所熟知。但是,該如何正確認識亞健康,如何通過傳統的中醫“治未病”思想對這一身體狀況進行防治,如何採用先進的技術與手段進行測量和評估,並通過自主健[詳細]




圖說新聞

更多>>
那些喝“富氧水”、“富氫水”花掉的錢,都是腦子進的水

那些喝“富氧水”、“富氫水”花掉的錢,都是腦子進的水


返回首頁